不能读取jquery

2014年上海市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016-03-16

2014年上海市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014年是加快推进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和圆满完成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的关键一年。本年度,上海市残联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改革创新的思路,不断健全残疾人权益保障,突出发展重点,注重制度保障,动员社会力量,建立长效机制,残疾人生产生活状况持续改善,努力向残疾人同步小康迈进。2014年,本市新领证残疾人24576人,持证残疾人总数合计401318人,其中视力残疾74040人,听力残疾39399人,言语残疾4111人,肢体残疾177259人,智力残疾56032人,精神残疾45577人,多重残疾4900人。

一、康复工作

2014年,“为1万名残疾人补贴提供个性化辅助器具适配服务”再次纳入市政府实事项目。截至2014年底,该项目共完成适配人数19535人,适配辅助器具件数233728件。同时,国家科技惠民计划项目《上海市残障人群康复辅助器具技术集成及应用示范》向纵深推进,在本市3个示范区、20个示范点的带动下,项目推广后惠及100万人以上。2014年,上海、宁波、苏州三地残联共同签订了辅助器具技术服务和合作协议,沪甬苏辅助器具服务全面合作,聚焦残障人群的辅助器具多元需求,运用国家科技惠民项目成果,辐射长三角并影响全国,使辅具服务科技创新取得最大化效果。

为切实改善残疾人的生活质量,本市积极协调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出台了以下相关政策,有力保障了残疾人的康复权益。一是调整本市残疾人养护床位补贴标准,由原500元/床/年提高到1000元/床/年;二是调整本市残疾人养护床位一次性建设经费补贴政策,由原来的每张床位5000元提高到10000元;三是调整残疾人居家养护补贴标准,由原来10元/小时调整为20元/小时,四是提高“阳光心园”相关经费补贴等,进一步提高了残疾人养护服务水平。市残联与市卫生计生委联合出台《关于为社区康复患者提供辅助器具服务的通知》(沪残联〔2014〕129号),为社区有需求的康复患者提供专业、规范、便捷的辅助器具服务。市残康办协调市残疾人辅助器具资源中心、上海市盲童学校、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成立上海市辅助器具适配视力分中心,出台了《关于成立上海市辅助器具适配视力分中心的通知》(沪残康办〔2014〕16号),对符合条件的市盲童学校学生提供视力辅助器具适配和租赁服务。探索了老年盲、聋残疾人及老携残疾子女提供特殊托养服务的途径,满足了这一群体残疾人的特殊养护需求。

根据残疾人个性化需求,全面开展常见遗传性耳聋致病基因检测工作,为育龄听障残疾人或听障残疾人直系亲属进行常见遗传性耳聋致病基因检测,并提供遗传咨询、婚育指导和产前诊断等服务,2014年共检测200人。

为积极推进实施上海市示范型“阳光心园”、上海市残疾人示范型辅助器具服务社创建工作,截至2014年年底,全市共创建了41家示范型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社、53家示范型阳光心园。通过开展康复示范创建工作,有序推进本市康复服务规范化建设。

为营造康复科研学术氛围,全面提高康复人才队伍水平,组织开展了残疾人康复管理与康复技术成果奖评工作,评出康复事业管理及康复服务技术成果一、二、三等奖共18项。启动“上海市残联系统康复人才培养三年行动计划”,确定了5名优秀学科带头人及10名优秀青年人才作为培养对象。开展2014年度残疾人康复科研课题立项工作,确定40个科研入围项目,40个科研鼓励项目。组织专家完成2012年度科研入围项目的结题验收工作。积极举办康复学术论坛,提高残疾人康复的社会影响力。在2014国际康复无障碍生活博览会期间,主办国际康复无障碍生活博览会儿童康复论坛、国际康复无障碍生活博览会之脏器康复等。

2014年全市17个区(县)均开展残疾儿童筛查工作,建立各级残疾儿童家长学校103家。截至2014年底,累计建立社区康复服务档案366121人,接受社区康复服务累计达358591人。2014年度共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62433例,其中贫困白内障免费手术4439例。低视力者配用助视器7262名,培训低视力儿童家长1078人,盲人定向行走训练2065人。新收训聋儿136人,其中机构训练80人、家庭训练56人,在训聋儿374人,开展成年听力语言康复技术服务数10366人次。成年肢体残疾人社区、家庭康复3780人,脑瘫儿童康复训练1019人。智力儿童机构康复训练1574人,成年智力残疾人社区、家庭康复7616人。监护精神病人112395人,其中显好病人数为110905人,医疗救助贫困精神病患者13063人、孤独症儿童康复救助340人。全年完成辅助器具适配服务231799件,其中假肢装配875例、矫形器装配45926例、其他辅助器具184998件。

二、教育工作

2014年,本市继续开展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调查工作,对发现的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及时响应、及时妥善解决就学困难。据统计,2014年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18人。全市特殊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相比2013年教育机构数未发生变化,在校残疾学生总数略有浮动。

三、就业培训工作

2014年,本市的残疾人就业工作,已经形成以分散按比例就业和集中就业为主、以非正规就业和自主创业为辅,多种就业形式并存的格局。本市现有的残疾人就业保障政策主要包括:一是对分散就业中超比例的给予奖励,未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二是对集中安排残疾人就业的福利企业,根据国家税务总局规定实施退减税政策;三是对残疾人非正规就业和自主创业,分别实施阳光职业康复援助基地庇护性就业和个体工商户扶持等举措;四是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等为提高残疾人就业竞争力的扶持政策。2014年出台了分散安排残疾人就业岗位补贴、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补贴,福利企业实施残疾人集中就业社会保险费补贴,调整了残疾人个体工商户开办费补贴、超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单位奖励标准,完善了“阳光之家”相关经费补贴、阳光职业康复援助基地相关经费补贴等政策。这些政策的出台,填补和提高了多项政策空白点和补贴标准,强化了残疾人就业扶持力度,健全了本市残疾人就业促进政策框架体系。2014年,城镇残疾人在业人数66575人,其中集中就业14532人,按比例就业37017人,个体及其他形式就业6631人,公益性岗位就业4979人,辅助性就业3416人。农村残疾人实际就业25709人,其中从事农业生产劳动5317人,其他形式就业20392人。

 

四、社会保障

2014年,本市各类残疾人社会救助、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政策实施平稳。本市完成了重残人员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城镇与农村的并轨,并代缴重度残疾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个人缴费。继续为城镇重残人员代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为农村困难残疾人提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缴费补贴,全市城乡残疾人的社会养老、医疗保险制度全覆盖。全市残疾人城乡最低生活保障、重残无业人员生活补助、一户多残家庭困难生活补助等社会救助政策不断完善,做到应保尽保。城镇已纳入最低生活保障14999人,集中供养87人,其他救助救济42853人。农村已纳入最低生活保障2657人,五保供养312人,其他救助救济11041人。重残无业人员生活补助总计救助42509人。

深入开展残疾人托养服务。寄宿制机构托养残疾人5357人,日间照料机构托养智力残疾人6184人、精神残疾人3270人,居家托养服务残疾人13019人。

五、组织联络工作

经人社部、中国残联及国家表彰奖励办公室研究决定,本市吴建寅、韩颖、黄胜利、金婉、王志冲等5人被评为“全国自强模范”;莫晓东被评为“全国残联系统先进工作者”;嘉定区嘉定镇街道阳光彩虹社工事务所、上海海阳老年事业发展服务中心、奉贤区农业技术学校等3家单位被评为“全国助残先进集体”;陈东珍、郭海瑛、黄吉人等3人被评为“全国助残先进个人”;宝山区罗店镇“阳光家园”、静安区“阳光家园”、青浦区练塘镇大新村残疾人协会等3家单位被评为“残疾人之家”。

全面开展本市全国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专项调查工作。按照专项调查统一标准,对各区县师资及街镇骨干共700余人进行了集中培训,21个试点街镇开展了入户调查登记工作。

2014年,本市残疾人专职委员队伍人数为5849人。市残联继续组织实施全市残疾人专职委员新三年轮训规划(2014―2016年),对全市残疾人专职委员开展社会工作专业知识专题培训和网络在线学习培训工作,帮助残疾人专职委员进一步了解业务知识,提升工作能力。

市残联、市志愿者协会联合搭建助残志愿者工作服务平台,建立了市、区县、街镇的助残志愿者登记注册管理系统,实现了助残志愿者网上招募与注册管理。12月3日,市残联召开“2013―2014年度上海市助残志愿服务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共表彰42个志愿助残先进集体、92名志愿助残先进个人,推动了上海助残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

六、维权工作

维权工作着力规范初信初访办理,从源头上预防新增重复信访,在“事清案结”上下功夫,确保信访矛盾的有效化解,全年受理来信1113件;接待来访266人次;《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办法》正式实施,从立法层面上为保障残疾人权益提供依据。加强区县残疾人法律救助站建设,完善全市残疾人法律救助网络,推进残疾人法律援助和法律救助工作,增加服务内容、扩大服务范围,切实降低了残疾人享受法律服务门槛。积极开展残疾人法律援助、救助服务,先后为294人次提供法律服务,维护了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从保障残疾人最直接的利益出发,认真做好惠及残疾人的实事项目,及时发放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惠及14241人;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共惠及1063户残疾人家庭。结合本市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重大工程和民生工程,做到前期介入,开展现场检查,全年共组织市和区县督导队现场检查151次。为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实施,提高督导队员素质,组织区县残联专职干部、督导队长及部分队员开展各类培训,共2332人次参加。

七、宣传文体

2014年,宣传工作稳步推进,全年本市主要媒体共播出电视广播报道50余条,文字和图片报道共计700余篇,积极营造了残疾人事业可持续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文化工作捷报频传,嘉定区、松江区荣获“全国残疾人文化体育建设示范区”称号,黄浦区、徐汇区荣获“上海市残疾人文化体育建设示范区”称号,以点带面推动全市残疾人文体建设。无障碍电影列入市政府实事项目,全市20个影院开设无障碍电影放映专场,全年放映了现场解说的《安德的游戏》、《爸爸去哪儿》等12部国内外最新影片,累计放映192场,受益残疾人达2万人次。上海盲童合唱团在北京举办的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合唱节中荣获金奖。“读书・圆梦”上海残疾人读书活动被市振兴中华读书指导委员会评为“经典传承项目”。信息无障碍工作持续发展,依托上海图书馆建成了无障碍数字图书馆,上海“两会”开幕式电视直播进行手语播报。

    2014年,上海残疾人事业发展成果得到中央及市级媒体的关注,其中中央级媒体采用上海稿件数10件,本市各级主要新闻媒体刊播稿件数668件,其中专版及专题98个,刊播残疾人事业电视广播公益广告1个。2014年“上海市残疾人文化月”期间,市级举办残疾人文化活动16场,区县级举办残疾人文化活动266场。2014年新促会召开换届大会,正式更名为“上海市残疾人事业宣传文化促进会”,促进残疾人宣传文化工作协调发展。

体育方面以参加亚洲残运会、备战第九届全国残运会暨第六届全国特奥会为重点,大力开展群众体育工作,做好国家队集训工作。进一步深入开展基层社区残疾人体育事业,借助残疾人体育健身点为平台,使残疾人能就近参与各类体育活动。在全社会关心支持下,全市常年参与体育活动的残疾人保持在11万余人,全年开展市级残疾人群众体育健身活动14次,残疾人群众体育健身活动参加人次2455次,残疾人群众体育活动示范点达到273个,聘任各类体育项目教练员160人,组织全市性残疾人体育赛事22次,参加各类残疾人体育赛事运动员达到4600人次,培养市级残疾人体育健身指导员35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