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读取jquery

王爱芬理事长在上海残联系统2016年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6-02-29

2016年1月15日

                                                                                                                                                                                                                                                                                     
        2015年是残疾人事业“十二五”规划执行的最后一年,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中国残联工作指示精神,齐心协力,主动作为,紧紧围绕“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的工作核心,牢牢抓住“残疾人民生保障和服务需求”的主线,积极推进政策落实,寻求制度突破,强化措施保障,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的各项工作任务。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谋长远、促发展。2015年是我们制定贯彻落实国务院小康文件的重要一年,通过对“十二五”规划视察和评估,在深入调研和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要“实现更高小康水平”的目标要求,明确了五大方面的任务和35项重点工作。上海小康实施意见初稿已予去年12月报送市政府审核,待通过后将以市政府名义发布。残疾人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和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专章的起草工作也在加紧制定中,基本思路、主要目标、重要任务总体框架已基本成型。接下来将听取多方面的意见,修编完成后列入政府专项规划,于今年6月正式实施。这一系列重要文件的制定和发布实施,对于实现残疾人平等参与、全面发展,与全市人民共同迈入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二是问需求、惠民生。去年,在全市各级残联组织的共同努力下,充分发挥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工作机制的作用,较好地实施了残疾人在教育、就业、保障、康复等方面的特殊扶持政策,残疾人的基本保障和生活质量普遍得到提高,生存发展和社会融入能力得到增强,城乡残疾人生活差距明显缩小。从几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一是资金投入大,市区两级项目资金预算金额为23.38亿元;二是新增残疾人就业人数1.18万,其中互联网+灵活就业3000人;三是市区两级残疾人救助人数达到23.75万人次,救助资金6.04亿元;四是政府购买服务(市区两级)项目数200个,资金额达1.42亿元;五是残疾人康复47万人次,辅助器具采购数量57.28万件,资金达1.2亿元;六是全市残疾人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9.9%。如期完成“为1000户农村困难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改造”市政府实事项目。经过统计监测和市民满意度测评,该项目名列全市23项市政府实事市民满意度的第五位。2016年,我们要继续扎实推进1000户家庭的改造,注重与美丽乡村和危房改造项目相结合,着力建立常态工作机制,不断增强残疾人福祉。
        三是寻突破、求创新。上海是科技创新高地,在融入上海 “智慧城市”建设中,我们运用“互联网+”等新技术广泛用于残疾人各类服务领域,着力提升服务效能,做出了有益的尝试。敢于打破原有的传统服务和运作机制,建立了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网,搭建了网上辅具商城平台,实现残疾人足不出户即可享受专业服务。主动跳出原有的思维模式,构建了残疾人网络就业创业支持服务平台,建立了“上海残疾人公共服务黄页”的众筹平台,每个残疾人或残疾人团体可以在这个平台上通过交流互动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嘉定的梦想工坊和阳光工坊,松江的网络就业孵化和培训基地以及普陀、宝山、崇明等区县的助推服务,让更多残疾人实现灵活就业,增加劳动收入。在新媒体方面,市残联与新民晚报合作,在新民法谭微信平台开设了阳光驿站,重点进行残疾人法律援助和维权服务,畅通了信息沟通渠道和法律知识的普及。新媒体宣传阵地的建设,有力地推动了残疾人事业各项工作的开展。
        刚才总结回顾的几方面的工作,我们坚持了保障基本民生与促进就业相统筹,改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统一,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形势下,探索创新工作的方式,提升残联组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能力,有力推进了本市残疾人工作向更高水平迈进。
        今年是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落实“十三五”规划和上海小康实施意见的起步之年,做好今年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残联是党联系广大残疾人的桥梁和纽带,让残疾人衣食无忧、安居乐业,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各级残联组织要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着眼于加快推进残疾人实现更高水平的小康,着力于帮助解决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真抓实干、积极落实。
        下面,就做好今年的工作,我再讲两点,与同志们共勉。
        一、实施规划,引领发展
        (一)要努力推进残疾人实现更高水平的小康

        上海小康实施意见初稿总体框架结构按照“1+5”来设定,共计六个部分,涵盖102项政策点以及35项重点任务。“1”是总体要求,包含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基本原则。提出的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实现残疾人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残疾人权益保障更加完善、服务供给更加多元、特别扶助更加精准,平等参与共享的程度显著提高,残疾人生活更加殷实、更有尊严、更具获得感,与全市人民一道迈向更高水平的小康。提出的基本原则是:坚持兜底保障,聚焦就业增收;坚持政府主导,推动供给创新;坚持科技创新,强化产业推动;坚持统筹协调,做实基层服务。“5”即推进残疾人小康的主要任务。一是实施更加全面的基本保障;二是实现更加稳固的就业增收;三是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四是倡导更加多元的社会帮扶;五是完善更加有力的措施保障。围绕残疾人在社会保障、就业、教育、康复、维权等方面的实际需求,本市重点任务采用“25+10”形式,即:在承接国务院25项重点任务的基础上,新增“推动残疾人网络创业就业”等10项体现本市残疾人事业发展特征的重点任务。可以相信,未来《实施意见》中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必将为本市残疾人创造更高水平的小康生活。
        (二)要把实现小康任务纳入“十三五”专项规划的核心内容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市区两级残联要在6月底前编制完成残疾人事业“十三五”发展专项规划,要把实现残疾人更高水平的小康任务纳入市级“十三五”总体规划。坚持政府主导,将残疾人工作纳入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项任务;坚持问题导向,着眼于残疾人的权益维护和利益保障;坚持社会协同,引导社会力量关心帮助残疾人。市级“十三五”规划初稿概括讲是“1+6”,“1”是序言;“6”是六个方面内容包括:一是编制背景(发展概述、面临形势、主要问题);二是总体要求(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三是任务举措,九大任务,38项主要举措;四是保障措施(落实政府责任、发挥残联作用、增加多元投入、加强督促检查);五是20项主要发展指标;六是13项重点项目。小康实施意见和“十三五”规划目标一致、互为整体、相互支撑,各部门、各单位、各区县残联要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按照时间节点做好规划编制。同时,要运用好此次专项调查的数据,将残疾人基本民生保障体系建设、残疾人服务业发展、残疾人康复机构建设与人才培养、残疾人权益保障、残疾人文化体育事业发展、残疾人社区支持和服务等统筹谋划,分阶段推进实施。在实现更高水平小康的前提下,缩小残疾人收入水平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残疾人事业发展更加符合社会预期。
        二、突出重点,狠抓落实
      (一)要加大残疾人特惠政策的制定实施

        “两项补贴”是国家首次对特殊生活困难和长期照顾困难的残疾人建立福利补贴制度,由民政牵头组织,残联配合,共同实施落实。“两项补贴”今年1月1日起实施,将惠及20.4万残疾人,每年涉及资金5.6个亿,从全国已出台相关政策的地区来讲,本市补贴标准属于中等偏高水平。“两项补贴”政策的出台是保障残疾人生存发展权益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提高残疾人生活基本保障水平和提升家庭对残疾人照顾的水平,我们要带着感情做好这项工作,各级残联组织务必高度重视,做到“四加强”: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制度落实、加强监督管理、加强政策宣传。要克服一切困难,认真办理和甄别好每份申请,想尽办法,尽早将补贴发放到残疾人手中。另外,今年我们还将研究制定实施残疾人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优惠和便利措施等政策,要确保各项特惠政策惠及更多残疾人。
       (二)要大力促进残疾人就业增收
        促进和实现残疾人充分就业、增加残疾人就业增收是实现残疾人收入翻番的关键举措,也是做好残疾人民生保障的突出重点。我们要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帮助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残疾人参加生产劳动,使他们通过劳动促进就业增收。在继续落实机关事业单位招录残疾人和巩固福利企业稳定残疾人就业基础上,今年将加大按比例就业推进力度,扩大用人单位公示范围,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同时,我们今年要抓紧制订《进一步做好残疾人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融入“互联网+”时代,顺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就业发展方向,推动残疾人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线上线下、创业创新支持平台建设,支持创客空间、创业咖啡、创新工场等新模式的发展,培育和挖掘残疾人互联网创新创业人才,建立和完善残疾人互联网创新创业项目库、人才库、导师库,鼓励社会力量多渠道、多形式参与支持残疾人创业就业,走出一条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又能体现个人社会价值的创业就业成功之路。
      (三)要积极推动社会支持服务
        监测数据显示,上海残疾人口年龄结构老化态势加剧,老龄化程度高,居家托养服务的供给最为不足,且在各区县分布不均;残疾儿童少年入园入学率虽然较高,但肢体、多重残疾人学龄人口送教上门的需求仍然较大;就业年龄段残疾人劳动收入水平依然偏低;本市社区公共场所无障碍设施覆盖率需要进一步扩大;本市残疾人社区文体活动参与度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些情况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们服务上的短板,迫切需要我们拿出新办法、新措施加以解决。我们要有市场的眼光,做到能由政府购买服务提供的,尽量通过购买服务提供;能由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提供的,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一方面,做好政府购买残疾人服务工作。借助社会力量直接提供服务,是残联组织提升服务能力的必由之路,是提高政府投入残疾人服务资金的使用效益,促进残疾人公共服务资源的优化配置,创新残疾人服务供给有效方式。上海这项工作起步较早,成效也较明显。市残联将研究制定出台《上海市关于政府购买助残服务实施意见》(试行),目前部门征求意见已结束,正在研究制定二级服务目录、基本服务标准规范、绩效服务评价体系和服务准入门槛。市区两级残联共同助推,政府购买服务向更广、更深的领域发展。另一方面,要加快提高社区助残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残疾人生活在社区,社区服务最贴近残疾人,去年市委下发了关于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指导意见,各区县残联认真思考,积极行动,在机构改革强化村、居委助残服务职能。去年,徐汇区提出了将残疾人事务纳入村、居委,每个居委会有一名专职委员承担残疾人工作。去年7月,时光辉副市长在市残工委《关于做好社区残疾人工作若干思考》的工作简报上,对徐汇区的做法作了批示:要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今天,杨浦区残联对社区残疾人工作的经验交流,在实践中又迈进了一步。在明确居委会承接助残服务职能的基础上,依靠建立机制、建设队伍、建章立制,夯实基层基础建设,为有效解决残疾人工作“最后一公里”提供坚实的保障,走出了一条社区助残服务管理的新路,值得大家借鉴。
        最后关于春节帮困送温暖工作。春节即将来临,各级残联要高度重视,做好关心残疾人的工作。在摸清困难残疾人数量和需求的基础上,统筹各方资源,有针对地开展专项救助和帮困工作。市残联今年帮困送温暖的任务已经下达,各区县要坚持好的传统、好的做法,结合实际,对残疾人低保家庭、特困家庭、零就业家庭和因病支出型贫困家庭,要确保各项救助、补助资金发放到位,实物帮困送到手中,有效落实此项任务。

 

(会后整理稿,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