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读取jquery

对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第0690号建议的答复

2023-05-16

对市十届人大次会议第0690号建议的答复

 

胡晓丽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公共媒体中手语翻译更符合需求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残疾人事业的关心和重视,您的建议对帮助聋人更好地获取信息具有积极意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2000年,上海广播电视台《时事传真》栏目首次将手语翻译搬上电视荧屏。20多年来,手语翻译先后登上上海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午间新闻》、东方卫视《午间30分》、上海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海教育电视台推出手语视频教学节目《我们一起学手语》。《上海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自2023年3月1日实施以来,上海广播电视台在东方卫视、新闻综合频道的两档主新闻栏目增设手语播报,成为全国首个在主新闻直播时段推出手语播报的电视台,凸显都市海纳百川,顾及小部分群体新闻知情权。

针对您的建议,本会在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牵头通过调查问卷和手语访谈等方式,对聋人群体和手语翻译员展开调研,了解上海市聋人群体的服务需求,调查手语翻译员的现状和诉求,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同步手语翻译质量还不高临场直接翻译,更考验翻译员平时的知识储备和临场反应能力。由于新闻中不时“冒”出新词汇无先例可循,从时政到民生,话题涉及广泛,如何使用简单的手语介绍最关键的信息让聋人方便理解是一个难点。

是聋人手语存在多个版本,类似普通话和方言。不同的手语在表达中有较大差异,而电视新闻栏目通常采用以国家通用手语为主,以地方手语为辅,这导致本地文化层次低、年龄偏大的聋人理解上存有困难。

三是不同层次的聋人在信息交流方面也存在着差异。在接受教育、看病就医、参与社会生活等社会服务时,用手语交流同样存在沟通不畅现象。

针对调研中反映的问题和诉求,下一步我们将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进一步挖掘高端手语人才,增加对手语翻译员的培训力度和频度。上海市残联将与相关高等院校紧密合作,继续扩大培养经验丰富的电视新闻手语翻译团队。新闻翻译工作是专家、聋人和翻译员共同合作的,我们将为手语团队定期举办新闻手语翻译工作研讨交流提供支持,邀请相关专家帮助手语翻译员提高自身素养和知识储备,邀请聋人代表共同讨论新闻工作中经常出现的语段词汇、时事热点,助力翻译员更新、丰富手语词汇库,从不同角度不断推敲,反复琢磨,集思广益,确定更简洁和准确的表达方式。

第二,对聋人开展国家通用手语培训。上海聋人群体中有不同的地方手语和自然手语,在交流时需要花费更多精力来理解对方的手语,而使用国家通用手语则增加了交流便捷性。今后,将定期举办国家通用手语培训班,进一步加大对国家通用手语的推广宣传,让国家通用手语成为聋人朋友的“普通话”,推动营造包容互助、残健融合的良好社会环境。同时,在电视新闻手语新闻上,减少地方手语的使用,尽量使用规范的国家通用手语,逐渐缩短过渡期。

第三,大力推广手语,提升手语在全社会的“语言”地位和关注度。近年来,我们持续推出“手语服务千人计划”和“手语微课堂项目”,在商场、酒店等场所开展100个手语微课堂培训,让通用手语能在更多社会服务领域得到运用,让更多人加入到手语推广的行列里来,为手语和电视手语新闻的发展建言献策。今后我们将充分运用新媒体平台,邀请手语研究专家、聋哑学校一线教育工作者、聋人协会相关负责人等,打造一批通俗易懂的手语学习短视频,方便更多市民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通用手语。

聋人是社会不能忽视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享有与其他社会成员一样的获知新闻信息、共享文明成果的基本权利。今后,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市残联将会同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公共媒体等社会各界,加大无障碍信息服务供给,优化电视等媒体手语服务能力,在数量和质量两方面全力推进其更快更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