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0395号
提案的答复
委员提案:关于运用互联网技术方便盲人出行的建议
办理结果:留作参考
答复内容:
一、制定标准,排摸梳理,逐步完善
2018年市交通委在现有规范基础上,编制了《上海市城市道路精细化管理导则》,其中规定宽度不低于1.8米的人行道都要设置盲道,盲道设置要求达到连续、贯通、标准。一是对有条件但是没有设置盲道的人行道进行完善;二是对于已设置但是没有达到连续贯通、设置不标准不规范的盲道进行逐步整治;三是对于相关设施占用盲道的,予以清除或者移位;四是对于共享单车无序停放占用盲道的,明确由各共享单车公司、城市综合执法、街道网格员等共同规范清理,道路部门在有条件停放共享单车的人行道上,划定指定的停车位置;五是过街交叉口,对人行道与车行道的衔接坡度进行改造,实现无高差衔接,方便轮椅进出坡道。目前在静安区南京西路石门一路路口、黄浦区、徐汇区在部分小区进出口、人行道出入口、上下街沿等区域位置,探索加装一体化无障碍坡道。
二、建立制度,明确职责,加强宣传
本市道路设施养护管理实行两级政府两级管理。市、区两级主管部门要求养护单位建立三级巡查制度。市道路管理部门对各区道路设施开展每月抽查20%的设施量路况,其中包括人行道、盲道设施完好情况,抽查情况与行业监督评价考核挂钩。下一步,管理部门将重点加强对人行道盲道设置规范、连贯、完好、平整等进行抽查。
《上海市无障碍环境建设与管理办法》已经2021年2月7日市政府第114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市残联已启动无障碍环境建设专家组调整及督导志愿服务总队组建筹备工作,下一步,将采取志愿服务方式,吸纳社会各界人士参与无障碍环境建设督导工作,为本市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建言献策,同时加大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宣传力度。
三、建立电子地图,提升盲道智慧化服务
关于提案中提出的“采集盲道的电子地图”和“推动盲人语音服务”。市交通委已于3月中旬,召集高德、百度等企业,组织召开了“关于建立盲道电子地图和智慧化服务的讨论会”。经会议讨论,了解情况如下:
关于“采集盲道电子地图”方面,目前高德、百度地图采集的精度为人行道数据采集,未采集盲道数据。在实施难度上,上海的城市高楼林立,对于GPS或北斗定位信号的干扰非常大,因此即便采集了相关的盲道数据,从GPS或北斗实现精确定位角度存在信号问题,从而限制了盲道电子地图的完整性和可应用性。
关于“盲道语音导航服务”方面,据了解,百度等企业已在积极探索盲人等弱势群体的导航服务手段,并且已经开展在盲杖上加装定位装置探索盲人导航的研发工作。就盲道语音导航的可行性来说,目前最先进的民用手机或定位设备的定位精度大约在1米左右,而盲道宽度远小于1米,因此即便在卫星定位信号很强的情况下,实现精确定位导航也存在用户端设备无法支持的情况。
虽然“盲道语音导航服务”真正实现现实场景应用还需要一系列的技术突破,但目前市残联推出的“云助残”平台“助盲出行”已经能通过微信小程序以及“12345”市民热线志愿者接单陪同出行,盲人出行困难的问题已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