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由上海市残联主办的“特奥运动在上海”主题展览在上海市残疾人体育训练基地正式揭幕,以丰富史料与沉浸体验,全景展现特奥运动在上海的澎湃历程与人文光辉。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杜松全,中共崇明区委副书记杨元飞,市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汤艳,兼职副理事长金晶出席活动并参观主题展。
穿越时光,重温特奥荣光
步入展厅,一段融合勇气与温情的特奥之旅就此展开。展览精心布局为序厅、四大展区及终点win装置,从全球特奥运动的缘起,到其在上海的深耕绽放,脉络清晰而情感丰沛。序厅中,2007年上海世界夏季特殊奥运会标志“眼神”直抵人心——这由数百位特奥运动员与志愿者笑脸汇聚而成的设计,传递着特奥“平等、接纳、包容”的理念。
展览以珍贵图文与多媒体交互,引领观众重回2007年那个激情之夏。从申奥成功到紧张筹备,从创新性的“执法人员火炬接力跑”,到规模空前的全球盛会——164个国家、7500余名运动员齐聚申城,在25个项目赛场挥洒汗水与梦想。当年盛况透过首次集中亮相的珍藏影像生动再现——开幕式上北京智障少年震撼全场的鼓点,赛场内外“你行,我也行”的信念呐喊,无不让特奥精神跃然眼前。
城市温度,托举共同梦想
展览不仅聚焦赛场荣光,更深度解析特奥会背后的城市力量与社会温度,忠实记录了上海如何以精细管理与人文关怀,为这场特殊盛会筑牢根基。
4万名上海市民化身“特奥使者”,其中逾六成具备外语能力,2034名小语种志愿者覆盖16种语言,架起无障碍沟通之桥。1877户普通家庭打开家门,通过“社区接待计划”给予运动员家人般的温暖,让城市脉动融入特奥血脉。为保障运动员安全,“智能标签”定位系统与多语种24小时呼叫中心全程护航,体现安全与尊严并重的智慧。
国际特奥会东亚区前主席容德根博士对“上海是特奥模范城市”的高度评价,正是对这份城市担当的最佳注脚。
实物叙事,精神永续传承
“实物展区”成为展览的情感高地。2007年特奥会的会旗、火炬、奖牌与各国代表团馈赠的礼物首次集中陈列,每一件展品都沉淀着汗水、友谊与荣光。它们与特奥运动员的动人故事交织,悄然改变着社会对智力障碍群体的认知,呼唤“格外关心、格外关爱”的社会氛围。
展览更勾勒出特奥精神在上海的绵延生长。2007年盛会之后,“阳光之家”在全市铺开,融合康复、运动、教育、劳动与就业指导,为智力障碍者点亮融入社会的希望之灯。终点处的巨型“WIN”装置,寓意深远——胜利不仅是竞技场上的金牌,更是赢得尊重、自信、快乐与共享未来的尊严人生,激励每一位参观者合影留念,传递“我们一起赢”的信念。
作为特奥精神的重要传播平台,此次展览不仅展示了赛事历程,更通过智力残疾人的真实故事,改变人们对他们的认识,让全社会都格外关心,格外关爱智力残疾人,促进社会融合发展,切实提升特殊群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市残联宣文体处、市残疾人文体中心、市特奥委员会、各区残联等有关负责人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