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盛开的五月,上海残疾人事业为高质量发展奉上一份“民生厚礼”——市养志康复医院(上海市阳光康复中心)二期院区正式启用。
5月15日,由上海市残疾人联合会主办的“科技助残启新篇 逐梦阳光向未来”康复事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暨市养志康复医院二期院区启用活动在同济大学附属养志康复医院举办。该活动是市残联在第34个全国助残日暨第25个上海助残周中聚焦助残主题开展的系列活动之一。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残联主席团名誉副主席陈靖,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方守恩,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残联主席团副主席赵祝平,松江区委书记程向民,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杜松全,市人大社会委副主任委员章华,中国工程院院士顾玉东,中国工程院院士董尔丹,中国工程院院士唐佩福,以及市人大社会委、市发展改革委、市卫生健康委、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市财政局、市保健局、市医保局、申康中心、松江区政府相关负责人出席并共同见证市养志康复医院二期院区启用。
陈靖、方守恩、赵祝平、程向民、杜松全、陆春赟、顾玉东、董尔丹、唐佩福、翟华共同推杆启用市养志康复医院二期院区。杜松全、顾玉东和市养志康复医院院长靳令经分别致辞。杜松全在致辞中,希望医院站在新起点上,聚力创新、精益求精,为康复事业发展注入新活力;永葆初心、勇担使命,为上海残疾人事业发展激发新潜力;面向未来、着眼大局,为“健康上海”建设增添新动力。启用仪式由上海市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戴光铭主持。
同济大学附属养志康复医院于2007年在松江新城落成,占地面积396亩,是上海首家公立康复医院、首家纳入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市级医院管理平台的康复医院和首家大学附属康复医院。立足上海,辐射长三角,服务全国,致力于走出一条布局合理,学科定位清晰,临床技术特色鲜明,管理精细和运营高效的高质量医院发展之路。
2016年,市委、市政府秉承“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作出了对市养志康复医院进行扩建的决策,并将此作为一份“民生厚礼”,写入了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同时列入市政府重大项目。2020年8月,市养志康复医院扩建工程开工后,得到了市领导、各相关部门和松江区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医院二期院区扩建工程建设包括门诊综合楼、住院楼、儿童康复楼等10栋单体建筑,总建筑面积达15万平方米,核定床位1000张,形成了由神经康复、骨与关节康复、心肺与重症康复、儿童康复、肿瘤康复、妇女健康康复、视听觉康复为特色的“七大康复中心”,满足年收治住院患者约1万人次,门诊约50万人次的服务需求,提供整合预防、医疗、康复为一体的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
从建成落地到二期院区启用,是医院的里程碑,更是本市残疾人事业发展的一件大事。多年来,上海始终强调“跳出上海看上海、立足全国看上海,在服务全国中发展上海”。市养志康复医院作为全国领先的康复专科医院,一步步走来都离不开全国各相关领域专家的大力指导和帮助。未来,要实现建设国际有影响力的三甲医院目标,更需要聚全国智慧、汇四海英才来共同打造。
在随后进行的康复事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围绕残疾人康复事业的创新发展,董尔丹院士作了《赋能失能以使能》的分享,唐佩福院士围绕《人工智能赋能医疗创新——推动智慧骨科体系化发展》作主旨演讲,郑加麟院士以《聚焦衰老人群联合人工智能 助力神经康复》为主题作了分享。
活动当天,市养志康复医院还同步举行了一场多学科大型义诊及开放日活动,包括神经康复科、脊髓损伤康复科、内科在内的22个科室专家为患者提供健康咨询和评估。本次义诊共吸引了近一千余名居民前来参与。
作为市残联的直属事业单位,医院以二期启用为契机,对标亚洲医学中心建设,为上海地区、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患者提供更好更优质的康复服务,不断推动我国残疾人事业向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奋勇向前,为打造“健康中国”更添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