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永康是一位修伞老师傅,也是一位肢体残疾人。3岁时,他患了一场大病,落下左腿萎缩、走路一瘸一拐的后遗症。因为残疾,邵师傅被分配在离家不远的豫园商城方浜中路小商品修配站。他每天摇着手摇车上下班,一干就是17年。
邵师傅是一位懂感恩、有梦想的残疾人。党和政府关心残疾人,照顾他就近工作,他觉得必须以残疾之躯在平凡的岗位上,勤勤恳恳工作。他安心在修配站,钻研修伞技术,踏实工作。因而在城隍庙一带的街头巷尾名声远扬,被老百姓誉为“修伞大王”。
是改革开放的大潮,把他推向风口浪尖。上世纪80年代中叶,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入,1988年8月,经上级批准,38岁的残疾人邵永康师傅走马上任,承包了方浜中路修配站,按承包协议,连同本人他必须养活4人。就这样,邵师傅开始了自己的人生新旅程。
为了不辜负领导信任,完成修配站经济承包任务,邵师傅开足马力铆足劲,大刀阔斧地进行一系列经营改革探索。比如:拓展修理项目,增加高档伞、进口伞、拉链包的修理,后来又陆续增加修理钟表、高压锅项目等。他严格控制返修率,坚持数年返修率为零,因而收到很多表扬信和锦旗;为确保使用优质零配件材料,坚持正规渠道进货;服务收费让利于民,修理费定价坚持低于市场价30%以上;还推行走出店铺,走进社区、工厂、学校以及上门服务等,1年的时间里他们就走了30多家单位。由于挣脱了“大锅饭”的樊笼,职工积极性充分调动,邵师傅又带头苦干,每天坚持工作10小时以上,由于经营措施得当,邵师傅的修配站,仅用1年时间就扭亏为盈,以后生意越做越兴隆,真正做到了经济上单位与个人“双赢”,社会反响也很好。
《解放日报》记者曾在1989年11月13日以《五万把病伞在这里康复》为题,对邵师傅承包修配站服务于民、扭亏为盈的事迹进行了长篇报道。一时间邵师傅的事迹,成为上海商业系统体制改革“抓大放小”的成功典型,成为社会新闻热点,邵师傅被赞誉为“修伞大王”。
坚持30多年学雷锋、做公益,是邵永康师傅修伞人生的另一个出彩亮点。从1984年起,邵师傅除了日常工作,积极参加党群社团、社会组织举办的为民服务活动。其中,上海市区“三路一城”联合行动,即淮海路、四川路、南京路,加上豫园商城,联合组织区域内众多企事业单位参加大型为民服务活动,坚持了多年,在上海市民中反响比较大。每当“学雷锋为民服务”的横幅竖起来,四面八方的市民会迅速汇集起来,有时多达数百人。在20多个为民服务摊位中,小修小配摊位特别受市民欢迎。每当服务日,邵师傅的修伞摊位前,总会排起长龙。
在邵师傅的修伞生涯中,令他难以忘怀的记忆,大多是与“民生”休戚相关的人与事。一位老先生有一把价格上万元的进口伞坏了,过了四五年,找不到会修的人,邵师傅帮他修好了。一位证券公司高管慕名前来找邵师傅,一款名包的拉链坏了,希望邵师傅能把它修好。邵师傅凭藉精湛的技术把它修复得几乎看不出修理痕迹。因为没换配件,也就没收他修理费。那位先生很感动,第二天特地赶来,送上2斤好茶叶。
比乐中学一位老师拿了一把带拐杖的伞,他含着眼泪说,这伞主人是他父亲。现在他父亲去世了,他们兄弟姐妹想把伞留作纪念,请您无论如何想办法把它修好。一把伞承载着亲情与孝心,邵师傅被顾客一番话感动了,暗暗下决心,一定要修好它。可是,这把拐杖伞坏了的零件世面上根本没有,邵师傅最后动脑筋,自己制作了能相配的零件,把伞修好了。当邵师傅把修好的伞交还那位老师手里时,老师紧紧握住邵师傅的手不放……
修理一把普通雨伞,邵师傅只赚1、2块钱,却满足了市民必不可少的日常需求。事情虽小,意义不小。当时,上海的各大报纸、杂志社、电视台,对邵师傅的事迹有大量的访谈报道。因为社会反响大,邵师傅作为自强自立的残疾人代表,曾经被选上中国残疾人出国访问团成员,于1990年出访日本。
光环褪去,初心不变。因为住房动迁,邵师傅一家从市区搬往浦东南汇的新房。按理,以他的年纪应该在家含饴弄孙,享受天伦之乐了。但是邵师傅闲不住,依然每日要安排三四次去做公益服务,为市民修伞。今年5月,斜土社区组织举办全国助残日主题活动,有一组邵师傅照片,配文字:“修伞志愿者邵师傅摊前人气爆棚……”这令采访的我非常感动,我问他是什么缘由促使他一辈子初心不变。邵师傅告诉我一件事:他父亲邵德樑是离休干部,已经去世,解放前是上海的中共地下党员,为革命工作出生入死。他小时候,父亲对他管教很严,从不轻易表扬他。从小教育他要学文化,学技术,长大后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做贡献。
有一次,邵师傅父亲路过方中修配站,看见等着邵师傅修伞的顾客排起了长队的情景。邵师傅下班回家刚踏进家门,父亲就亲切地对他说:“有这么多人排队等你修伞,说明这工作多重要啊……”
邵师傅告诉我:这么多年过去了,那天父亲讲的话,父亲那赞赏的目光,我永远不会忘记,时刻激励着我。所以,这么多年来,只要老百姓对修伞还有需要,我就不会放弃。只要我身体还吃得消,社会组织叫我设摊修伞,我是一定要去的。修伞人生的故事要讲完了,我在想:修伞人生,本该是平凡人生。因为邵永康师傅的人生,传承了父辈的遗志,注入了大爱境界,所以,修伞人生变得不平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