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 10 月 22 日,全国第十一届残运会暨第八届特奥会开幕式在西安奥体中心举行。共有来自全国的 4000 余名选手参加全国第十一届残运会暨第八届特奥会,其中残运会参赛运动员 3000 余名,特奥会参赛运动员 1000 余名。
本次参加残特奥会的上海代表团共有284 名运动员参加 33 项比赛,其中竞技项目19 项,群体项目 7 项,特奥项目 7 项。竞技项目中,滑雪、冰壶、举重、网球、自行车 5 个项目已于今年 4 至 5 月提前完赛。比赛中,全体运动员顽强拼搏,绝不放弃,向全国观众彰显体育风采,展现上海运动健儿风姿。最终,上海运动健儿在竞技项目中共获得 57 金 39 银 29 铜,特奥会中收获 30金 20 银 12 铜。
全国第十一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八届特奥会开幕!上海运动员方阵入场
2021年10月22日晚8时,全国第十一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八届特奥会在陕西西安奥体中心开幕。本届全国残运会暨特奥会于10月22日至29日在陕西西安、宝鸡等地举行,首次与全运会同地同期先后举办,35个代表团、4484名运动员参赛,共设43个大项,其中残运会34项、特奥会9项。
8时15分,上海运动员方阵进入会场,方阵由上海市残联兼职副理事长金晶、运动员、教练员代表等9位人员组成,举旗手是曾在东京残奥会上实现“三连冠”的上海投掷运动员张亮敏。舞台上,她穿着红色队服,昂首挺胸带领方阵走进会场,张亮敏表示自己很荣幸能担任旗手岗位,入场时,她告诉自己要自信淡定,向全国观众展示上海风采。受疫情影响,除张亮敏等几位运动员代表外,大多运动员选择在宿舍观看电视开幕式直播,在赛前保存体力,将自己调整至最佳状态。
本次参加残特奥会的上海代表团共有284名运动员参加33项比赛,其中竞技项目共19项,群体项目共7项,特奥项目共7项。竞技项目中,滑雪、冰壶、举重、网球、自行车5个项目已于今年4至5月提前完赛。
在开幕式的当天上午,上海队员章勇已在轮椅竞速T54级10000米比赛中摘得主赛期首枚金牌。章勇介绍说,自己是第一次参加10000米比赛,由于刚刚结束东京残奥会,心肺功能还没有达到最佳状态,所以在比赛前几圈选择调整状态,稳步处于第二梯队,在最后300米冲刺时,加速赶超,最终夺得冠军,队友马卓夺得第四名,罗星传获得第五名成绩。可喜的是,3名运动员均打破全运会记录,将“更高、更快、更强”精神展现在赛场上。
宝鸡特奥赛场,运动员们也在做着最后的准备。不同以往的是,本次运动员只能由领队、教练等带队陪同,按照防疫要求,家长无法参与其中,这也是队员们首次参加没有家长陪伴的特奥比赛。据领队介绍,本次参赛队员以上一届队员为基础,增加部分新队员,最小的队员年仅12岁,他们年龄较小,多来自于全市各区的特殊学校和“阳光之家”,不少孩子从7、8岁开始训练,逐渐在特奥赛场上找回了自信,热爱生活。和竞技体育不同的是,特奥参赛者为智力障碍人士,赛事设立初衷是希望通过运动,鼓励大家走出家门,走向社会,在体育中享受生活,也正是秉承着这样的理念,上海代表队以广泛参与为宗旨,报名参加了所有的特奥项目。
群体项目中,上海队员有多位曾经是竞技体育运动员,退役后参加群体项目。盲人跳绳的顾梁便是其中一位,他曾经是盲人足球队员,退役后继续参加体育比赛,誓要将运动精神进行到底。
上海代表队单日夺得6金,创单日夺金新高
10月26日,在陕西残特奥会赛场上,上海收获6枚金牌、3枚银牌、1枚铜牌,创造本届残特奥会单日夺金新高。其中轮椅竞速项目收获5枚金牌,投掷项目收获1枚金牌。
雨中马拉松,新老队员收获满满
上午8时25分,陕西残特奥会马拉松起跑线边已经围满了工作人员,天空下起了小雨,此刻的西安气温仅有10度,但紧挨起跑线的运动员们丝毫没有感到凉意,大家穿着贴身运动服静待发令枪声。8时30分,发令枪响,第一批参赛者轮速运动员冲上赛道。马拉松全程约42.2公里,共有15支代表队的47名运动员参赛,上海队员中既有上届残运会马拉松冠军邹丽红,东京残奥会亚军章勇,也有几位小队员随队首次出征。
9时55分左右,章勇率先冲向终点,赛道两侧响起掌声和加油声。“1小时25分25秒”,大屏幕上显示章勇的所用时间。“在雨天跑出这样的成绩,我很满意!”章勇表示,能在家乡陕西摘得金牌,感到非常自豪。
来自上海的罗兴传、马卓和辽宁的金华3人在距离终点500米处你追我赶难分胜负,冲刺之时,罗兴传以0.4秒的优势险胜第三名,为上海再摘银牌。罗兴传出生于2002年,是一名参训3年的小将,阳光开朗的他拿到奖牌后开心地和教练分享、合影。
在章勇冲刺过后20分钟左右,上海队员邹丽红拿下女子轮椅组冠军。“体力消耗还好。”下了赛场,邹丽红在医务室简单处理伤口后,抱着热水袋和记者们分享比赛感受。她表示中长距离一直是自己的强项,折返点后,她一直保持节奏,稳定优势,还是很顺利地跑下来。由于雨天打滑,她的手套和手之间开始出现不贴合情况,比赛结束后,邹丽红双手满是水泡和破皮。
荣誉接力,田径场地连夺4金
刚在上午参加完马拉松的杨少桥,还没来得及休息,下午就回到田径场参加T53级200米决赛。几天前,在得知赛事安排后,他曾一度有些担心状态,好在下午的结果还是令人满意的。
杨少桥夺冠不久,上海队员胡洋夺得T54级200米冠军。而在之前的10月24日,胡洋刚刚收获一枚100米金牌。冲线后,他振臂高呼,激动地绕场一周庆祝。胡洋一直有个奥运梦,他的右手臂上纹着五环图样,但在首次参加的东京残奥会上,由于紧张发挥失误,没能拿到名次,“东京比赛后,我心里一直憋着气,今天这口气总算出来了!跑得比东京好!”
第3块金牌则来自卫冕冠军王洋,2019年,16岁的王洋第一次参加该项目便夺得金牌,今年他再次夺金,并且和银牌获得者、队友龚文浩双双打破全国纪录。几乎同时间,田赛F35级铅球比赛中,老将傅昕翰以比第二名高出5米的成绩摘得冠军,这也是投掷项目中,上海队员摘得的第二枚金牌。
上海代表团共夺得57金!
10月29日,全国第十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八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举行闭幕式。据残特奥会组委会介绍:本届残特奥会在射击、射箭、游泳等项目的比赛中超36项世界纪录、创179项全国纪录。
上海运动健儿在竞技项目中共获得57金39银29铜,在特奥会中收获30金20银12铜,圆满完成参赛任务,取得优异成绩。比赛中,全体领队、工作人员、教练员认真负责、全身心投入,克服了疫情等不利影响,带好了队伍,确保了参赛工作顺利进行。致敬所有运动员及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