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读取jquery

画家许恺德的斜杠人生

2021-09-17

平和稳重、爽朗率真,是许恺德给人的第一印 象。1949年出生的许恺德,现已72岁。与其接触,却 总能被他身上蓬勃的生命力所感染,他的双眼闪烁 着智慧的光芒,虽患有小儿麻痹症,但行动却并未 受到太多限制,整个人显得利落又洒脱。

学画、制航模、搞发明,涉猎服装、工业、外贸 等多领域,连任三届闵行区政协常务委员、四届闵 行区肢协主席,政协提案50余件......细数72年时 光,许恺德拥有名副其实的“斜杠人生”。

而立之年学绘画

许恺德擅长画竹,是沪上有名的“竹痴”,落座 后,他拿出一本小画册,封面写着“许恺德书画展” 几个字,翻开内页,一些名家为其题写的贺词及撰 文映入眼帘,除此之外,都是他的国画作品——各 式各样形态生动的竹画。

许恺德并不是从小习画,但跟艺术却有着不 解之缘,年轻时热爱歌唱,是县文工队里的男中 音。后来因工作原因,歌唱的爱好无法继续,为了 再找寻另一个诗意的“栖所”,许恺德把目光投向 了绘画。

上世纪80年代初,一次偶然的机会许恺德得 以拜师著名画家唐云,跟随其学习国画。面对当时 已到而立之年的许恺德,唐云对他说,“你现在年 纪大了,不能全面学,最好是有自己的特色,你就 专攻竹子和兰花吧。”得知许恺德还不会用毛笔写 字,唐云便让他先学书法,“写不来毛笔字就画不 好国画,先学书法吧。”

“中国画与西洋画最大的不同就是画具是毛 笔,运用毛笔的功底很重要。”明白了学习毛笔字 的重要性后,许恺德便拜师原上海书法家协会副 主席钱茂生学习书法,1年左右的时间,许恺德的 书法便小有所成。而这种速度,让当时沪上一位有 名的书法家也感到吃惊。当许恺德拿出自己学习1 年后完成的书法作品,对方竟误会他“骗人”,说, “没有10多年的功底是达不到这样的水平的。”

就这样,许恺德终于可以跟随唐云学国画了。 一有空暇,许恺德就会前往老师唐云的家中学习。 一学一画,足足30余年。渐渐地,许恺德的画参加 了一些比赛、入选了各种展览,受到业内人士颇多 好评。上海东方电视台等三家电视台为他拍摄了专 题片。他还被聘为中国残疾人美术家联谊会会员。

而对于许恺德来说,学画是“痛苦的过程”, 因为他对自己永不满足,“永远都处在一个前进的 状态,所以需要不断提高自我,找出自己的弱点,这 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但许恺德也有着自己的成功秘诀,那就是, “做任何事,都要争取做到最好”。而这种态度也 始终贯彻着他的整个人生。

多栖能手放光芒

许恺德不仅在艺术上有所成就,他的其他事 业也开展得如火如荼。退休前,他是闵行区经济委 员会现代服务业推进办公室主任,先后涉猎服装、 工业、外贸等多个领域,拥有着忙碌又充实的人 生。

从小就爱动脑筋的许恺德,就读于七宝中学 时,曾在上海市青少年科学技术指导站训练3年,

平和稳重、爽朗率真,是许恺德给人的第一印 象。1949年出生的许恺德,现已72岁。与其接触,却 总能被他身上蓬勃的生命力所感染,他的双眼闪烁 着智慧的光芒,虽患有小儿麻痹症,但行动却并未 受到太多限制,整个人显得利落又洒脱。

学画、制航模、搞发明,涉猎服装、工业、外贸 等多领域,连任三届闵行区政协常务委员、四届闵 行区肢协主席,政协提案50余件......细数72年时 光,许恺德拥有名副其实的“斜杠人生”。

而立之年学绘画

许恺德擅长画竹,是沪上有名的“竹痴”,落座 后,他拿出一本小画册,封面写着“许恺德书画展” 几个字,翻开内页,一些名家为其题写的贺词及撰 文映入眼帘,除此之外,都是他的国画作品——各 式各样形态生动的竹画。

许恺德并不是从小习画,但跟艺术却有着不 解之缘,年轻时热爱歌唱,是县文工队里的男中 音。后来因工作原因,歌唱的爱好无法继续,为了 再找寻另一个诗意的“栖所”,许恺德把目光投向 了绘画。

学习航模制造。期间,他学会了看工程图纸,做复 杂的航模飞机,这让许恺德从小就培养起了科学思 维,也为其后来发明上海第一台龙门式服装裁布机 奠定了基础。

上世纪70年代初,从事服装行业时,许恺德发 现,上海有家针织厂进口了一台国外裁剪设备,因 一位工人操作时被割去手指而闲置不用。许恺德 前往该厂观摩进口机器,并测量了一些关键数据, 研究了工作原理,回到厂里后,就按照自己的想法, 结合木工开料机的特点对机器进行了改良设计。经 过一番摸索,许恺德成功制造出了上海首台龙门式 服装裁布机,成本低廉的同时,安全性能也极大地 提升。

龙门式服装裁布机的发明推动了上海服装行 业的发展,许恺德得到了上海服装公司的表彰,也 正是这一次发明,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1974年, 他被调往莘庄筹建上海县手工艺品总厂。1982年, 许恺德又被调到闵行区(原上海县)工业局任综合 计划科副科长,分管外贸和外事工作。

在主持外贸出口工作期间,他提出了“三多一 内”的外贸方针,即:“多品种、多公司、多口岸发展 外贸生产,同时发展内销市场”的经营方针,使全 局的外贸出口大幅度提升,其中,上海中外合资的 高科技企业上海爱斯佩克环境仪器有限公司,就 是在他的主谈下,与日本公司合资的工厂。

 

竭力为残疾人朋友谋福利

在事业繁忙之时,许恺德也始终没有忘记残 疾人朋友们。1998年,许恺德担任了闵行区肢协主 席。在任期间,许恺德意识到,“残疾人群体真的 很困难,需要做很多工作来帮助他们。”于是,从小 到一次出游考察,大到一些提案建议,几十年来, 许恺德切切实实地为残疾人朋友们做了一些事情, 谋了一些福利。

每年,许恺德都会组织一到两次的外出考察 活动,让残疾人朋友也能感受到外面的世界。有一 次,他还特意把患有重度残疾的残疾人朋友们带 出去游览参观,很多残疾人都是第一次出门,当看 到雄伟的南浦大桥以及外面热闹的世界后,都兴奋 不已。

不仅如此,许恺德还连任过闵行区第二、三、 四届政协常务委员,共计提出过50余件提案,反映过几十余条社情民意。每个提案前,许恺德都会认 真听取各方意见,并且进行认真仔细地调研。与残 疾人相关的提案内容包括:区无障碍环境建设,无 障碍改造进家庭,无障碍设施建设,残疾人分块管 理等。

1999年,由于有长期从事工业生产管理工作 的经验,许恺德发现福利工厂不能够再支撑残疾 人就业,于是,他提出了“残疾人分散就业”的建 议,正是这一条提案,促进了相关政策的制订和调 整。对此,许恺德说道,“这都是应该为残疾人做 的事情,制订相关政策能够惠及更多的残疾人。”

“要认真做人,也要认真做事。每个人都是一 个品牌,是不是名牌那就要靠自己。”最后,许恺德 这样总结道。某种程度上,许恺德把自己打造成了 一个名牌,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人的价值和 意义,也看到了一个人所拥有的无数可能性,而这 种可能性是不会被身体上的桎梏所局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