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上午10点半,星巴克上海首家手语门店——黄浦绿地缤纷城店正式开业亮相。这是继北京、广州、杭州后,星巴克在中国开设的第四家“手语门店”。在这座魔都“最安静”的星巴克,听障咖啡师与健听咖啡师用无声咖啡为冬日增添爱与温情。
于无声空间享受融合体验手语店门口,醒目的品牌标识旁有一行白色的“手语密码”,显眼的地面标语“用心聆听爱的声音”与之交相呼应。在这里,沟通不设限,心灵无距离。开业当天,记者代大家首次体验门店设计的特殊点单系统。来店朋友进行语音点单后,系统会实时转换语音为文字呈现给听障咖啡师。吧台的纸质菜单和店内餐饮品等皆加注数字编号,方便指示,店内同时配备手写板等辅助工具,实现点单无障碍。开业当天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打卡。初中生Claire早上跟着妈妈来到店里体验,她说自己第一次用“手语+说话”的方式点单,觉得很有意思。和她一起过来的还有好朋友Sharon,Sharon之前在社区“阳光心园”做过志愿者,也完成过一些残疾人课题调查,她觉得这样“手语咖啡店”的形式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到听障群体。用咖啡连结温暖与热爱 “这是一家‘安静的’星巴克门店,致力于为听障人士创造更多的交流与展现自我的舞台。”左侧柜台中摆放着手语店的专属周边,作为上海唯一一家拥有印有手语手势限定商品的门店,客人不仅可以享受香浓咖啡,还能带回一份手语故事。另一侧巨幅背景墙上挂着听障伙伴与艺术家共同创作的艺术作品,有画作、剪纸等。这些作品将咖啡与手语元素结合起来,传递出听障朋友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多心”汇聚,架起融合之桥这样一家充满爱的星巴克“手语店”,背后是来自多方力量的支持。2019年开始,上海残联积极参与星巴克手语店的策划、选址等筹备工作。2020年,上海残联依托“千人手语培训项目”,为30余名健听伙伴“量身定制”了手语培训教材、课程等内容,通过手语的学习,确保健听伙伴和听障伙伴的紧密连接。由于咖啡师的职业特性和残疾群体的契合度较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咖啡店尝试“残健融合”工作形式。
无论是大火的“熊爪”咖啡,温馨的“LILITIME咖啡馆”,还是心智障碍朋友经营的“梦工坊咖啡吧”等都已成为魔都“网红”。“咖啡×残障”为残疾人朋友提供新的就业模式。“咖啡店”的背后是魔都对残疾人朋友的关爱与支持,是残疾人朋友自身技能的展现,是上海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缩影。上海市残联教育就业处副处长陈栋渊介绍:这些咖啡店汇聚了残疾人朋友积极投入工作的信心;社会企业为扶残助残事业所付出的爱心;政府推进残疾人工作的恒心;和上海这座温暖城市的温馨。“四心”造就魔都残疾人就业“咖啡店”的靓丽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