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第二届长三角残疾人事业一体化发展研讨会在无锡市召开,三省一市地市(区)级以上残联主要负责人及残疾人事业领域相关专家学者共 130 余人汇聚一堂,共同探讨长三角残疾人高质量就业的政策体系和路径模式。
本次研讨会以促进残疾人高质量就业为主题,三省一市残联理事长分别介绍了各自促进残疾人高质量就业工作的经验做法。
上海市残联副理事长莫彬彬介绍了上海多举措多形式促进残疾人就业的情况。她表示,近年来,上海残联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都不能少”的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底线民生、基本民生、质量民生”的工作要求,坚持定向招录、市场引导、托底安置、精准扶持的原则,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上海残疾人就业市场供求相对平衡、就业质量逐步提高、收入水平稳步增长。主要体现在就业模式“创新应变”、专项招录“长做常态”、职业培训“加量提质”、定制服务模式“又红又专”、政策托底就业“量质齐升”。同时她也希望,三省一市能够在未来实现服务信息“一屏共享”、创业就业“一键加速”,从而为推进长三角残疾人事业一体化发展取得更多成果。
研讨会上还签署了《长三角残疾人就业便利共享合作协议》。根据《协议》,未来 4 年,三省一市残联将共同强化环境塑造,推进就业服务政策共享;突出发展双赢,打造创业服务合作平台;推动创新发展,共组助残企业联盟;打通业务链条,共享残疾人就业服务信息,着力构建“政策资源共享、平台载体共建、规划制定共商、服务便利高效”的残疾人就业服务体系,为长三角残疾人就业服务提供制度保障和重要动力。同时,多名专家学者围绕促进残疾人高质量就业发表了主旨演讲。
中国残联研究会劳动就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杨立雄教授建议,推动长三角残疾人就业服务资源共享,需要打破行政壁垒,逐步放宽或取消残疾人就业支持政策的户籍限制。上海市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研究所社保研究室主任徐坚成研究员介绍了上海在构建残疾人就业质量评价指数等方向的探索,并建议开展长三角地区残疾人就业质量的综合评估。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周沛教授认为,应加快实现残疾人就业服务“跨省通办”,打造长三角残疾人就业服务信息共享平台,制定可共享、可复制的就业服务流程和服务规范,推进残疾人就业创业在区域内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
与会代表纷纷表示,长三角一体化是包括残疾人事业在内的全方位、全领域的一体化,必须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动,共同做好长三角残疾人事业一体化发展这篇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