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读取jquery

杨浦区 2.0 版康复服务体系,入选新时代健康上海建设典型案例

2020-09-22

近日,由上海市健康促进委员会主办、上海市健康促进委员会办公室和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承办的新时代健康上海建设典型案例征集推选活动正式公布结果。市残联推选案例获选!这次为大家介绍的优秀案例是杨浦区残疾人康复体系!

 

如何整合社会资源,扩大康复服务覆盖面?如何提升康复服务精准度,最大限度满足残疾人康复需求?面对这些主要问题,杨浦区着力打造了 2.0 版康复服务体系核心平台。

 

2004 年,杨浦区残联利用原区老年医院(现转型为上海市第一康复医院)与华山医院合作成立杨浦区康复医学中心的有利时机,合作建立了区残疾人康复中心。2011年、2015 年,杨浦区残联、杨浦区卫健委密切合作,又分别制定了杨浦区残疾人康复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在为残疾人提供分类别、分层次、分阶段的康复服务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残疾人的康复需求呈多元化、多层次的特点,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康复服务的有效供给。

 

2018 年,杨浦区残联与杨浦区卫健委结合杨浦实际,联手打造与杨浦区“三区一基地”建设目标相适应、与城市功能定位相匹配的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为全区残疾人织就一张“信息化保障、分层化管理、一体化发展、全程化服务”的康复服务网络,为残疾人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康复服务,保障残疾人的身心健康,满足残疾人对美好健康生活的需求。

 

2019 年,正值上海市第一康复医院控江院区计划启用时,杨浦区残联、杨浦区卫健委以此为契机,加强调研、协同推进,共同制定了《杨浦区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康复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着力打造富有新功能、新内涵的全新区残疾人康复中心。同年 7 月,杨浦区残疾人康复中心揭牌暨上海市第一康复医院控江院区正式启用,意味着杨浦区 2.0 版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核心平台正式落成。

 

杨浦区残疾人康复中心设在上海市第一康复医院控江院区,为集康复咨询宣传、评估转介、康复治疗训练、社区康复指导、康复信息化管理及辅助器具适配等服务为一体的残疾人康复服务综合性平台,引领、指导、辐射全区残疾人康复工作。

 

中心以持证残疾人、残疾儿童为重点,以改善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参与社会为目标,进行康复评估,制定个性化康复方案,实施全程化、精准化的康复服务。并依托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康复分中心,在有条件的家庭医生工作站建立示范型残疾人社区康复站,结合区域实际和工作重点,在设施设备、服务能力、人才培养及签约服务等方面进一步加强,成为区域康复服务三级体系的坚强基石。

 

中心还加强资源整合,扩大外延,利用杨浦区中心医院学科布局齐全、早期康复融合的优势,推进医康结合,开展防残研究。与社区、学校和多学科加强合作,通过“睦邻健康行”等为代表的社区健康宣教和健康管理联动项目,针对患者及家属、基层工作人员、协作科室及居民,进行残疾预防理念和科学措施的宣传宣教,建立持久的科普教育平台和网络,提高防残治残意识。同时,依托区精神卫生中心专科医联体优势,巩固和发展区“全国精神卫生综合管理试点工作”成果,进一步完善精神卫生“医疗——康复”一体化服务网络,提升区精神康复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逐步建成信息联动、科学分级、精准对接的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让残疾人得到优质、便捷、安全、贴心的康复服务,切实提高了残疾人的获得感、安全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