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洗工具、制作奶油、做蛋糕模……早上 6 点多钟,王东硕已经来到工作室,开始了一天的忙碌。这是一间开在徐汇区老沪闵路上的工作室,35 平方米的面积,干净整洁的环境,置物架上摆放着各种各样的食材和模具。工作室的名字叫“魔幻甜品堂”,王东硕说,希望做出“天马行空式”的甜品,就跟魔术差不多,客人要求做什么样的甜品,就会尽力去做出客人想要的甜品样式,所以才取了这样一个“魔幻”的名称。
用心灌溉,梦想开花
工作室目前只有两名员工,一个是王东硕,另一个就是她的朋友俞游波。俞游波是甜品堂的蛋糕师,同时也是这间工作室的合伙人,王东硕的任务则是负责打打下手。几个月前,王东硕还是一家公司的市场专员。为了全力经营甜品堂,她辞去了之前的工作,将全部的心思花在这间来之不易的工作室。
蛋糕师俞游波,从刚入行的迷茫,到经历过从初级烘焙师到高级烘焙师的“蜕变式”成长,工作中频频获得最佳员工奖,2016 年的嘉利宝巧克力精英赛中获得第四名及最佳巧克力饮品奖,如今成立一间创意甜品工作室,10 余年的时间证明了他的努力和付出终于没有白费。
如果不说,一般人不会知道这间甜品堂的创办者是两位听障朋友。因为在助听器的帮助下,他们能够与人进行简单的面对面交流。“听障并不能阻止我们追逐梦想。”王东硕和俞游波都是甜品的“终极爱好者”。王东硕中专学的是烹饪专业,俞游波此前是五星级酒店的饼房主管。对甜品的热爱,让两人萌发了坚定的想法,就是开一间属于自己的甜点工作室。1月 20 日,两位梦想同行者做好一切准备工作,甜品堂终于成立了。
如果说开一间甜品工作室是王东硕的梦想,那让梦想开花的催化剂就是她心爱的儿子。王东硕的儿子是一个三岁半的听障宝宝。“为了给宝宝更好的生活,同时也想把甜品工作室做大做强,以后传给我的儿子。”
积极应对,化解困境
几个月前,王东硕和俞游波还在为工作室的筹备而整日奔波,选址、找供应商、办理相关手续。为了方便送货,他们租了一间离各自家都不远的房子。俞游波还联系了之前合作过的供应商。因为疫情影响,营业执照等相关手续的办理也推迟了一段时间才完成。虽然一切已准备就绪,但资金和客源是每一位创业者在初期不得不面对的难关。
对于这些摆在面前的难题,王东硕直言,“办法永远比困难多。”为了缓解资金压力,她和俞游波通过正规的网贷平台借了一些应急资金。但客源问题,依旧是创业路上的一块“大石头”。王东硕坦言,目前的客源基本上都是通过朋友介绍,或是顾客尝完甜品之后觉得不错,再推荐给其他的朋友。在这样“一传十,十传百”的模式中,渐渐发展起来。
经过几个月的沉淀与探索,如今甜品堂的生意已经逐渐稳定下来。平均每天十几单的生意,让两人忙碌、充实且快乐着。
自工作室成立以来,王东硕和俞游波几乎没有一天完整的休息日。早起夜归的日子里,甜品就是他们生活的主角。每天早上 5 点多钟起床去批发市场,买水果以及其他材料。每天下班之前,还要准备好第二天要用的东西。有些甜品制作起来比较费时,准备工作也很繁杂,有时候他们甚至会弄到半夜才回家。
推陈出新,携梦前行
为了给顾客提供更好的体验,两位合伙人经常会一起研究讨论,不定期开发一些应季的新品类,红柚小蛋糕就是最近新推出的一款甜点,顾客的反馈几乎全是“清爽、低脂、很适合夏天”。
巧克力是俞游波的最爱,成立工作室之前,他买了很多有关面包、蛋糕、巧克力的专业书,经常研究巧克力的馅心、造型等。“做巧克力的过程让我无比享受,我给我的巧克力取名为‘无声之音’,意在朴实安静的外表下藏有一颗火热的心,希望客户在品尝巧克力的时候,也能感受到生活中的温暖。”
让甜品贴合大众喜好的同时,王东硕和俞游波也会根据客人不同的口味和需求量身定制属于他们自己的甜点,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餐饮体验。在悉心听取每一位顾客的反馈意见后,根据客人的意见进行适当的调整。每次听到顾客的好评与赞赏,王东硕更加感受到这份甜蜜工作赋予她的意义。
目前甜品堂只提供外送服务,所有的甜品都是由王东硕和俞游波亲自开车配送。“外送的价格比较高,而且自己开车送也很放心,蛋糕不会在运送的途中损坏。”王东硕记得,今年生日那天,也是成立甜品堂以来忙到最晚的一天。几十个订单要做,还要亲自配送。当天,俞游波在工作室为这位努力的合伙人制作了一个生日小蛋糕。点燃一支蜡烛,许个简单的愿望,王东硕在仓促的工作日中度过了自己 28 岁的生日。深夜 12 点多,两人还在工作室忙碌着,洗刷、整理、消毒、准备第二天的材料……
凌晨 1 点,王东硕回到家,轻轻地推开门,看到已经熟睡的儿子,她突然发现,原来追梦的路上,一点都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