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清早,陈陈起床和妈妈一起开始今天的课程,两 人先做了一套简单的健身操,紧接着练起了自己最爱的钢 琴曲目。同一时间,毛毛整理好了自己床铺后,按照课程 手册里的食谱,开始做菜,妈妈在一旁不时指导,拿着手 机拍下视频。这样的场景,发生在徐汇区“阳光之家”每 一位学员家里。
疫情之下,按照市残联通知,全市所有“阳光之家” 都要关闭,徐汇区残联面对这种情况,主动出击,制定工 作计划,大家都是一样的信念:决不能因为疫情阻挡学员 们学习!
收到市残联下发的通知后,“阳光之家”的运营机构 阳光善行的几位工作人员立刻召开紧急会议,成立工作小组,思考解决办法,最终大家决定一起制作电子课程手册, 由“阳光之家”的老师发送给各个学员,并进行课程推进 和反馈。
但是如何制定课程,制定什么样的课程,学员是否接 受这样的形式这些细节都还需要进一步讨论。
长期的“阳光之家”工作,让课程制作组的人员在制 定框架时很快有了方向:内容要贴合生活、难度要适合学 员、操作要加强动手能力。第一期内容确定了四个板块: 简单劳动、教育培训、康复训练、特奥活动。
某天晚上,徐汇区“阳光之家”负责人阴老师陪一年 级的儿子上英语网课,教学视频里,老师让家长和孩子一 起模仿 26 个字母做身体动作,她忽然有了启发!“这样 既简单又能锻炼的课程,我们‘阳光之家’的孩子们也可 以学啊!”她立刻把想法分享给了工作群里的小伙伴,果 然,大家一致称赞这个主意好。这个课程也收录在了第二 期的特奥活动篇。
阴老师说自己平时就喜欢事事留心,看到好的内容和 活动,就不自觉地想:这个课程我们学员可以借鉴吗?这次看到儿子的网课后,她发觉低年级学生的一些体育课都 可以拿来学习,一些卡通漫画也同样能够增加学员们的兴 趣,之前收藏的居家锻炼操也翻了出来……曾经不知不觉 积累的东西都有了用武之地。
根据疫情防控的进展,课程小组会对内容进行调整, 比如第一期的内容主要教育大家学习防疫知识 :学会洗手,保护自己;第二期内容就更侧重于居家劳动:做一道 简单的菜肴,做一些简单健身动作。
目前已经出了三期的课程,现在课程组已经着手编撰第四期的内容。疫情不结束,这个课程就不会停。编撰的 内容是由课程小组制定,而课程把关则是由“阳光之家” 的老师决定,“和我们比起来,“阳光之家”的老师对每个学员的特性更加了解。”阴老师说,他们有一个工作大 群,徐汇区 13 个街道“阳光之家”的老师都在里面,老 师们都很乐于配合完成这项工作,也会经常提供一些新的 内容点,供下一期内容选择。
除此之外,“阳光之家”的老师还会将课程内容发给 学员家长,建议家长和孩子一起配合完成。三期课程发布 过后,大家的反响非常不错,很多家长说在和孩子一起学 习过程中,学会了新的康复方法,增加了两人的交流。平 时工作忙的家长,也通过这样的方式促进了与孩子的关系。
虽然没有强制要求,但是大家每天准时打卡,在群里 讨论得热火朝天,老师也会将反馈信息收集整理,告诉课 程小组,在下一期课程中做出调整。
但是持续推出也会遇到一些问题,课程组表示,因 为疫情的特殊环境,课程设计比较局限,一般都选用居家 易操作内容,平时在“阳光之家”锻炼的一些户外社交活 动无法添加进去,考虑到大家的健康安全,像买菜、郊游 这样的活动还不能推行。尽管如此,大家依旧充满信心, 相信集思广益,在课程方面一定能够想出其他的办法。
据了解,徐汇区 13 家“阳光之家”的 338 名位学员 全部享受到该课程服务,40 多位“阳光之家”的老师全 程参与闭园期间的工作,会定期对学员进行关爱回访,让 学员们在家也能享受“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