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有这样一群人,经常和染液、丝巾“打交道”,用心做着复杂而有意义的事情,她们是来自木棉花开创意工坊的员工。
最近,随着疫情的稳定,位于崇明区竖新镇的木棉花开创意工坊开始变得热闹起来。大厅里放满了晾晒架,上面晾着湿漉漉的丝巾。在大厅的角落里,几口煮锅时常冒着热气,工坊的员工们戴着手套,拿着棍子,有的往锅里放白色的丝巾,用棍子搅拌,有的则从锅里取出不同颜色的丝巾,拿到架子上晾晒,现场忙得不亦乐乎。
亲手染制丝巾
3 月 6 日,创意工坊的员工们在得知镇领导要慰问基 层疫情防控工作者的消息后,便开始“谋划”一件特别的事情,就是亲手为镇上的女性基层抗疫工作者染制丝巾。
由于时间比较紧急,工坊的负责人宋女士立即联系熟悉的厂商从网上订购一批真丝羊毛材质的白胚丝巾,然后开始了漫长的染制过程。
“将艾草、茶叶、苏木等植物染料倒入锅中煮,萃取染液,然后捞出浸在清水中的白胚丝巾,浸泡在颜色不同的染液中,不断提取翻动,随后将上色的丝巾放入明矾水中,反复浸染与清洗,最后晾干、熨烫、包装。”
前后两周的时间里,创意工坊的 6 名员工忙里忙外,相互协作,完成了60条植物染色丝巾的“有爱工程”。她们当中,有听障患者,也有肢残人士。
小颖(化名)是创意工坊的一名聋人员工,已经进入工坊两年了。虽然听不见,但无声的世界,一点也不影响她的工作效率。浸染、晾晒、包装,染制丝巾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小颖就用简单的手语沟通或是写在纸上,然后继续投入到忙碌的工作中。
“90 后”的敢敢(化名)是工坊新来的员工,也是一名肢残女孩。考虑到敢敢的身体情况,大家原本想让她做一些轻松的活,但这位“活力少女”做起事来丝毫不逊色于其他员工,爬楼梯、端染料,尽心尽力,和大家一起圆满完成了染制丝巾的任务。
感谢抗疫的你们
丝巾代表着女性美。工坊负责人宋女士表示,用植物染料染制出的丝巾,不仅天然、环 保,而且此次染制的基本上都是纯色丝巾,大方简约,也很容易搭配衣服。丝巾更蕴含着对未来的美好祝愿。60 条由 创意工坊的员工染制的丝巾,在一双双巧手之下,变成了一件件美妙的工艺品,红色、紫色、鹅黄、灰绿 ...... 不同的颜色诠释着相同的主题——感恩。
负责人宋女士说道:“创意工坊的员工当中,有很多都是残疾人,她们长期受到政府的关怀,享受各类补贴及其他福利待遇,一直以来都心怀感恩,想要用自己的方式去回馈社会。特别是在防控疫情的这段特殊时期,她们更希望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近两周的时间里,工坊的员工们放弃本该休息的时间,一直为染制丝巾而忙碌着,沾满染液的手中,凝聚了她们 浓浓的谢意。看着装在盒子里的丝巾,工坊员工们的脸上写满期待。“很累,但很开心,也很有成就感。”
将亲手染制的丝巾,送到女性基层抗疫工作者的手中,疫情当前,创意工坊的员工用这种独特的方式为抗击疫情加油助力。 “疫情防控期间,村居的基层抗疫工作者非常辛苦, 天亮出门,天黑未归,在各个点位值岗,防止疫情扩散蔓延。这段特殊的日子,很感谢他们一直在全力保障我们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被守护的我们,没有口罩、消毒液这些防控物资可捐赠,只能尽我们所能,用亲手染制丝巾的方式,表达对他们的感谢之情。”宋女士坦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