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26 日,杨浦区残疾人康复中心揭牌仪式暨上海市第一康复医院控江院区启用仪式在上海市第一康复医院控江院区六楼会议室举行。上海市残疾人联合会副理事长刘骏、杨浦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李雅平、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医政处处长吴宏、同济大学医学院院长郑加麟、上海市残疾人联合会康复处副处长周萍出席仪式。
深化合作共建,推动残疾人康复体系建设
刘骏在启动仪式上讲话,他指出,杨浦残联和第一康复医院长期合作,全面推动残疾人康复体系建设,为全市树立了残联与卫生强强联手的典范。希望双方进一步深化合作共建,加强在技术人员、场地设施、资金项目等方面的资源共享,提高康复服务规范化、专业化水平。
李雅平在致辞中指出,杨浦区残疾人康复中心的揭牌,标志着区残疾人康复工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第一康复医院控江院区正式启用,将为全区残疾人织就一张“信息化保障、分层化管理、全程化服务、一体化发展”的康复服务体系网络。
仪式上,来自市、区卫健委、残联、同济大学等领导分别为杨浦区残疾人康复中心揭牌,各分中心授牌,最后还共同按下了启动球,这也标志着上海市第一康复医院控江院区的正式启用。
会上,上海市第一康复医院院长周明成作上海市第一康复医院控江院区筹建情况介绍,杨浦区残疾人联合会理事长、党组书记虞军作杨浦区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情况介绍。出席领导一行还参观了杨浦区残疾人康复中心。
残疾人康复服务综合性平台,发挥引领辐射作用
近年来,党和政府越来越重视残疾人康复工作,国务院、市政府相继出台了《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上海市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实施方案》(2016——2020)、《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本市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与之相对应的,杨浦区持证残疾人数每年递增约 6000 人,且因病致残居多。
如何整合社会资源,扩大康复服务覆盖面,提升康复服务精准度,最大限度满足残疾人康复需求,成为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去年底,区残联、区卫健委共同制定了《杨浦区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康复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着手打造富有新功能、新内涵的全新的区残疾人康复中心。
经过前期多方调研、协同推进,如今,杨浦区残疾人康复中心揭牌暨上海市第一康复医院控江院区启用,意味着杨浦区2.0版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核心平台的正式落成,设在一康控江院区的区残疾人康复中心,将成为集康复咨询宣传、评估转介、康复治疗训练、社区康复指导、康复信息化管理及辅助器具适配等服务为一体的残疾人康复服务综合性平台,在人才建设、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走在全区前沿,发挥示范引领及指导辐射作用。
接下去,杨浦区打造 2.0 版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将进入全面推进阶段。各社区卫生康复分中心将结合实际和工作重点,在设施设备、服务能力、人才培养及签约服务等方面进一步加强,成为区域康复服务三级体系的坚强基石。同时,进一步整合资源,扩大外延,利用区中心医院学科布局齐全、早期康复融合的优势,推进医康结合,开展防残研究,加强残疾预防工作。
依托区精神卫生中心专科医联体优势,巩固和发展区“全国精神卫生综合管理试点工作”成果,进一步完善精神卫生“医疗——康复”一体化服务网络,提升区精神康复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通过两年的时间,建成信息联动、科学分级、精准对接的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让残疾人得到优质、便捷、安全、贴心的全方位、全程性康复服务,切实提高残疾人的获得感、安全感和满意度。
整合资源,进一步发挥康复服务体系优势
十三五以来,本市积极贯彻落实《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 (2016——2020)》,残疾人康复工作以促进残疾人健康为目标,将残疾人健康管理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发挥公共卫生服务对残疾人健康的保障作用,强化社区康复服务能力,针对残疾人的健康需求,提供防治康一体、全程连续、就近就便的健康管理服务。为有需求的残疾人建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完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摸清残疾人康复需求,实施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各级积极运用市场机制,通过委托、购买、引入竞争等方式,扩大康复服务供给,有需求的残疾儿童和持证残疾人接受基本康复服务的比例达 98%以上。
对于杨浦区 2.0 版康复服务体系核心平台落成启用,周萍认为,这将有助于进一步整合医疗资源,发挥康复服务网络体系优势,进一步完善本市残疾预防工作机制和防控网络,以点带面,有助于探索并制定有关致残率高的急、慢性病的防治服务、家庭医生管理、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等服务模式,有效降低残疾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