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大调研动员部署会始,上海市残疾人联合会“大调研”领导小组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当新时代排头兵、先行者”要求展开了一系列大调研大走访,问政问需问计于民。调研涉及到残疾人就业教育、基建、科技及医疗服务等方方面面,并始终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要求各级部门必须转变作风,从管理走向服务,主动跨前一步承担起解决重大疑难问题的责任。通过几个月的大调研大走访,由上级部门牵头,协调各方职能部门共商解决之道,已经有效地解决了一些困扰群众的老大难问题。
聆听就业难题,化解症结所在
“我想走出家门,回归社会”,
“希望能做一点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
残疾人小方因身体原因,对生活丧失信心,缺乏希望,如何更好地融入社会是她目前面临的难题。
调研部署会一结束,市残联大调研小组就立马“走出办公室”,来到基层,走进残疾人家中,仔细聆听了小方眼下的困难。
对于小方想要走出家门,融入社会的要求,王爱芬建议通过相关残疾人教育学院提升学历层级,积极参加社工师的职业培训,考取相应的资质,并到镇上的“阳光之家”参加志愿者,一步一步走出家门。同时还鼓励她,“要好好努力,我们各级残联都会帮助你的,我还会来看望你的,希望到时候你已经回归社会大家庭了。”在调研走访后的第二天下午,上海开放大学残疾人教育学院和闵行一分校老师当即前往小方家中,向其介绍了学校情况以及相关助学的政策,并根据小方在求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实际需求,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有针对性的助学服务,指导并帮助她解决了有关专业选择、课程安排以及相关政策等实际困难和问题,随后,小方完成了报读上海开放大学的初步手续。
同时,残疾人小洪的一封求职信引起了大调研领导小组的注意,为了帮他出主意、想办法,大调研小组第一时间奔赴到了小洪家中。听闻他的愿望和困惑:“我想要一份稳定、可靠的工作……”,小洪虽然是一级听力残疾,但戴着助听器基本上可以正常沟通交流。小洪平面设计大专毕业后,又完成了大学本科的继续教育。毕业后几年来,求职路上经历解雇辞退、企业关停、跳槽失败等挫折,却始终找不到一份稳定工作,这让他困惑不已。父母眼中懂事好学的好孩子,曾经学校里的优秀学生,为何在求职道路上屡受挫折?
面对小洪的个案,却也是在青年残疾人中鲜具代表性的求职难题,王爱芬指出了化解症结的关键所在:一要端正就业心态,青年残疾人面对激烈的就业市场,虽然政府对残疾人就业有特惠扶助政策,但是在工作伊始还是要有从低做起、从基层做起、从基础做起的心理准备;二要主动努力提升,当今社会新知识新技能层出不穷,青年残疾人在学校的学习更多是为了掌握学习的方法和路径,工作后则需要把握机会多实践,多下苦功夫,多学新本领;三要树立坚定信心,本市残疾人参加公务员、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招录的专门通道也已打开,残疾人生产、参与、发展的外部环境越来越好,广大青年残疾人的成长之路必将越来越宽广。她鼓励小洪重树信心和勇气,重新自我充实,重整精神再出发。同时,王爱芬要求残联相关部门会同区残联,跟踪做好小洪的职业指导和就业推荐工作,继续做好对青年残疾人就业帮扶。
此次调研后,市残联相关部门立即会同虹口区残联,一起对小洪的就业问题进行指导和推荐。根据残疾人就业政策,针对小洪所学专业留意寻找相关岗职位,数月后,小洪顺利通过了索迪斯(上海)管理服务有限公司面试,正式入职。与此同时,区残联还通知小洪报名参加了上海市残联组织残疾人实训的免费培训项目,小洪一边工作一边利用周末时间去实训基地继续平面设计和网页制作的学习,经过几个月的再努力,小洪的专业技能又得到了很大提升,还取得了全国信息化工程师项目证书。
据悉,招录小洪的索迪斯公司自2013年启动“残障人士雇佣项目”以来,共招纳约70余名残疾人士,涉及部门经理、人事、文员、邮件收发、仓库管理、厨师、点心师、初加工、保洁等多个职位。索迪斯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残疾人士提供就业机会不仅契合了公司提倡多元文化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尽到了一份应有的社会责任。如今,通过残联相关政策的扶持,以及众多企业的加入,越来越多身怀技能的“小洪”们渐渐不再被淹没于就业的浪潮之中。
调研基层残疾人工作现状
大调研领导小组来到杨浦区殷行街道阳光职业康复援助基地及阳光之家调研基层残疾人工作现状。领导小组一行参观了殷行街道阳光职业康复援助基地,并与正在从事香皂包装盒贴标签工序的基地援助对象亲切交谈,了解他们的劳动和生活状况。领导小组看望了在阳光之家“阳光工乐坊”“阳光实训馆”“爱心小超市”参加职业康复训练和活动的残疾朋友,鼓励阳光之家的学员通过培训,提高自身生活能力,提升就业技能水平。随后,王爱芬一行与杨浦区残联、区就业促进中心、殷行街道、社区专职社工等有关同志进行座谈交流。
杨浦区残联汇报了以“居委会民政干部为基础、专业社工为引领(助残员为辅助)、社会力量参与、街道残联统筹领导”的基层残疾人工作新模式;以及在社区由居委会民政干部承担助残服务基础工作,残疾人专职委员按“三阳机构”管理员、康复协调员、就业指导员、无障碍督导员、社区服务员、矛盾化解员等业务类别分条线落实的具体做法。
殷行街道介绍了街道残疾人工作主要情况,以及街道残疾人工作面临社区残疾人数量和服务需求不断增加,残疾人专职委员队伍结构老化、专业化水平不高,与所服务的残疾人数量配比不够合理等情况,并提出了当前阳光职业康复援助基地援助对象和残疾人专职委员队伍(简称“两支队伍”)面临转制,相关政策衔接、用工形式、待遇问题等都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
王爱芬指出,杨浦区通过嫁接专业社工充实助残员队伍做法是一个很好的探索和实践,下一步要从全市层面进行顶层设计,解决好基层残疾人工作中有关问题特别是阳光基地援助对象和助残员队伍转制问题。王爱芬要求,市残联相关部门单位要及时就上述问题进行协调沟通,指导基层做好“两支队伍”转制工作。
一天的调研,使调研小组对基层残疾人工作,尤其是“两支队伍”的情况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这将帮助调研小组更加精准地找出问题、思考对策、解决难题,并通过制度设计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让残疾人朋友与全市人民一起实现更高水平小康。
关心聋人看病难题
在年前的走访调研中,市光路一户听力残疾人向调研小组倾述了目前看病就医的难题。“不能及时、准确地与医生进行沟通,导致看病体验较差。”
2018年年后工作一开始,王爱芬即率领调研小组在东方医院“无声有爱”助聋门诊进行调研。调研发现,东方医院助聋门诊早在2012年便正式启动,面向全市25万聋人提供门诊就医无障碍通道。“医务社工+志愿服务”的新模式正是东方医院的首创。助聋门诊有一套工作制度和框架,通过签署助聋门诊协议,制定助聋门诊工作制度。规范助聋门诊工作流程、招募助聋志愿者来推行运行。助聋门诊志愿者团队主要由手语翻译者和助聋志愿者组成。每周五下午是医院助聋门诊开放日,服务对象为全市聋人。“不少宝山、崇明的聋人患者也在这一天赶来就诊。”
助聋门诊志愿者团队分工明确,手语翻译主要负责预检登记、挂号就诊和结束反馈,而助聋志愿者则负责分组配对、化验检查及治疗取药。来此看病的聋人对助聋门诊的良好就医体验纷纷竖起了大拇指。相关医务人员也表示,开设助聋门诊后,由于表述到位,节约了不少时间,不仅病人感到方便,医生看病也便捷多了。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东方医院开放助聋门诊共计265次,服务达6000余人次,这使得困扰上海聋人多年的看病难问题得以治愈和缓解,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优良医疗公共资源向社会弱势群体倾斜,促进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王爱芬一行来到三楼这个特殊的“助聋”角落,实地感受了志愿者们忙碌却有条不紊的工作状态,一张圆桌上放满各类挂号单,志愿者忙着登记来访聋人信息,手语翻译边海桢正通过娴熟的手语与患者进行沟通,问诊相关情况,了解他们的诉求。这之后再由助聋义工陪同到相应科室进行检查。
王爱芬在调研中发现,医院创新模式虽好,但也存在一定困扰,比如手语翻译匮乏,志愿者年龄普遍偏大,以致于这种受到听障朋友欢迎的助医模式得不到推广,她指出,要解决聋人看病难的问题,使他们的日常生活诉求得到满足,东方医院先进的服务理念和流程是可复制推广的。医院可以尝试通过建设平台,购买服务,委托社会组织进行专业的手语开发培训以及招募更多专业的志愿者来实现推广,从而达到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愿景。上海市东方医院院长刘中民表示,还要将医疗服务与社会公益整合起来,积极深化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让更多的人关心残疾人健康问题。
但同时光靠东方医院一家显然不能解决聋人看病难的问题,调研小组也希望有更多的医院加入进来。
技术惠残,共享科技便捷
在现代化社会,残疾人如何同享新兴科技所带来的便携也是摆在眼前的一个“急”题。
大调研领导小组这次来到了企业,走进了位于静安区智慧广场的上海众恒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众恒信息作为高新技术企业.专业从事以“人口信息”应用为基础、以地理信息系统(GlS)为展现手段的电子政务软件开发、系统集成、运维服务。王爱芬与众恒信息董事长高建强等就如何在助残服务中提升科技信息化水平进行了深入交流。不少工作中的老瓶颈被摆在智能化平台上,立即就呈现出一番新天地。王爱芬指出,“信息是基础,服务是关键,希望各方共同努力,利用高新科技,实现线下线上结合,推进助残服务精准化,让残疾人得方便得实惠,共享智慧城市的发展成果,打造一个有温度的城市。”
调研小组一行还曾走访调查本市人工耳蜗研制工作。年初调研小组一行来到了上海力声特医学科技有限公司,调查研究本市人工耳蜗生产研制情况。上海力声特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开发了国内第一台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人工耳蜗,已获得几十项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软件著作权等,掌握了人工耳蜗的全部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调研小组一行就该公司人工耳蜗生产研制工作进行了深入了解和沟通,现场带着问题开展调查研究,详细询问了该公司产品的生产工艺、产品性能、质量控制、销售使用及售后服务情况,并就如何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开展了深入探讨。市残联副理事长、大调研领导小组副组长刘骏指出,“人工耳蜗目前我国已取得突破、产品部分性能指标已达国际水平,提升企业研发能力、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尤为重要,希望企业能够继续努力,不断提高产品研发水平,缩小国际差距,推进精准化助残服务,让广大聋人得方便得实惠,共享科技城市的发展成果。”市残联大调研还在继续。根据调研情况,市残联将形成问题清单、措施清单、解决清单、制度清单,通过沉下身子切实找准问题,不断解决问题,形成长效机制,使广大残疾人工作者的工作作风焕然一新、精神状态更加振奋、改进方向更加明确,推动改革发展稳定和为民服务的能力与水平全面提升,残疾人群众获得感、满意度显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