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读取jquery

残联——我爱你

2018-08-08

文 | 方黎明

 

今年我己经63岁了,人到六十,己是人生一甲子,回首自己坎坷的经历,是五味杂陈,酸甜苦辣皆有之。

 

残疾人有自己的人生观和幸福观。回想起我的童年时光,因为我3岁患有小儿麻痹症,父母倾其所有四处求医无果,加上国家困难吋期,物质匮乏,家境清贫。我自己九年的求学路上,由于肢体残疾,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当然,不管我自幼残疾,举步维艰,但仍然在学校老师同学帮助下磕磕绊绊地长大成人。中学毕业我参加了工作,几年后又结婚生子,孩子的出生,给我们家带来了生活的喜悦和希望,所以在培养儿子成才的规划中,我是竭尽全力,付出了艰苦的努力。但由于大环境的原因,在物质保障方面没有为他创造更多更好的条件,至今想起仍有难以弥补的内疚感,但我问心无愧,我在孩子的家庭教育上还是成功的。孩子是我们残疾人家庭唯一的希望。如今我的家庭和睦,儿子非常懂事学习优秀、事业有成,儿媳妇十分孝顺。孙子5岁,天真活泼可爱。我的高堂老母亲与我生活在一起,有我在尽孝女之责。每当双休日节假日,祖孙四代欢聚一堂其乐融融,尽情地共享着天伦之乐。

 

我的人生观和幸福观简言就是“平安就是幸福和睦就是财富”。在我的人生经历中,最困难的时光己经过去,往后我只要真心去面对生活,一切都是美好的。到了60岁,我好像什么都豁然开朗了,看淡了许多事情,想通了很多道理,不同的心境看不同的景致,也体味着全然不同的人生。人的命运都掌握在自己手里,所以,尽管我是一个残疾人,但我对人生观、幸福观、婚姻观、家庭观、事业观等都有正确把控的能力。

 

我感悟到:生命体肤受之于父母无法选择,身体残疾是病所致无法回避,但人生的阅历和精采可以靠自身的努力去描绘的。

 

    1995年当时40岁的我由于经济效益下滑,改革的浪潮席卷了整个计划经济的体制,在企业改制中,我与其他职工一样下了岗,一个残疾人突然离开了赖以生存的企业岗位怎么活下去?我的精神一下子崩毁了,一度被阴霾、不安笼罩着,几乎失去了继续生活的勇气。我的心在流眼泪,从痛哭流涕到欲哭无泪,整天沉默寡言,不愿与外界接触,把下岗看作是低人三分的代名词。当时儿子还小,只有五年级,正需要给予必要的培养环境。在我生活失去了方向目标的日子里,烧饭烧焦、烧菜锅穿。就在我的人生处在最低谷时,我找到了社区居委会领导,一是求助解决我走出生活困境的方法和途径,二是倾诉一些想法和苦闷,寻求释放重负的载体和平台。居委会领导听说后给予了耐心开导安慰并指引我到区残联,他说:残联组织是残疾人的“娘家”,残联更能维护残疾人的利益。果然,我找到了静安区残疾人联合会,残联和协会的领导都亲切地接待了我,我坦率地向“娘家”人如实反映。经济上我自力更生,下岗后我自己找了两份钟点工活,基本收入依然略低。我向“娘家”人反映了二个需求:一是怎样丰富残疾人的业余精神文化生活,二是和政府全社会都要关爱残疾人。残疾人要尽自己所能努力感恩回报社会。残联干部高度重视我的呼声,循循善诱地指出身体残疾不可怕,要勇敢地迎接生活挑战,身残志坚为实现人生梦想,为实现共同梦想而不懈努力,残疾人一定要自尊、自信、自强、自立,这就是残疾人自强不息内强素质的根本内涵。

 

    通过寻访“娘家”后,至今我已经在这个大家庭里生活、学习活动了22年头。对我而言这是多么充实的22年,多么享受快乐的22年,多么精彩纷呈的22年。在22年的实践中,让我真正懂得了人类最崇高的行为是“奉献”,人间最温暖的力量是“爱心”,家庭最美满的幸福是“和谐”,残联成了我温馨的家。

 

    自从参加残联的活动以来,我结识了许许多多的残疾朋友,并且在日常的学习生活、活动中充满了家庭式的亲情、兄弟姐妹相互尊重,相互帮助以诚相待。多学、好学、善学、勤学是我从小养成的习惯,区残联既是我们残疾人之家又是我们继续学习的大学校。

 

    20多年来,我在残联这个学校里学习了电脑知识,从一窍不通到现在能打字搞文档查资料,还学习书法、绘画、写作、摄影、编织,每学一样能懂一样、会一样,有些项目还出了作品。在体育活动方面,我练就了轮椅太极、柔力球、乒乓球、飞镖、抖空作的本领。在文娱活动方面我参加了唱歌、朗诵。多年来我代表区残联参加了许多市级比赛项目,累计获得12块奖牌,充分体现了一个残疾人的风貌和自我价值。大家都称我是残联活动的“铁杆”积极分子,也是优秀志愿者。

 

    我还担任了区残联“缘相聚”读书会的副组长,“官衔”不大可责任不小。每年围绕上海市残联开展的读书活动主题组织好系列活动,我不仅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做好组织工作,还要自己不断充电,多学习政治理论时事形势,透析社会热点问题、残疾人维权的法律法规等。特别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领会都是长期的任务,我们始终以正能量来端正读书会的学风管控读书会活动的方向。

 

    如今静安区残联己成了我们广大残疾人温馨的家,这个家给了我幸福和快乐,给了我重拾生活的信心。给了我展示风采的平台,也给我取之不完用之不尽的精神财富。我理应加倍尽心尽责、感恩反哺残联,以新时代残疾人的良好形象,自觉做好我们共同家园里的事情。

 

    上海市残联己经成立了30年,正当春春年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追梦圆梦我们残疾朋友们要知行合一,自力践行,勇做新时代的新型残疾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导,不辱使命,不负残联期望,让伟大的中国梦在一代接续一代人的奋斗中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