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实现窗口关闭,由于您当前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当前脚本无法执行

交流经验--认真总结、与时俱进、不断开创社区残疾人工作新局面

 

                       上海市黄浦区残疾人联合会

黄浦区社区残疾人工作,在市残联关心与指导下,按照要求,已将社区残疾人工作纳入本区社区建设的总体规划,以社区残疾人基层组织建设为重点,以各专门协会工作向社区延伸,广泛联系残疾人,服务残疾人。为使社区残疾人工作更深入地开展,在2002年初开始,计划历时三年,一年为一个阶段,每阶段实现三分之一居委残疾人工作达标,三年内完成134个居委的社区残疾人工作达标,并在每街道树立1 个社区残疾人工作示范点,使每个居委组织建设、残疾人骨干配备处于良性发展状态;二是使居委对残疾人家庭情况清、经济情况清、残疾情况清、就业情况清、现实表现清;三是营造社区扶残助残的风气,体现现代城市文明。目前已有95个居委率先通过了达标验收,占居委数三分之二。各街道有1个社区残疾人工作示范点,计划2004年再将三分之一居委残疾人工作达标,力争明年底前实现所有居委的验收达标,并进行星级社区建设,以进一步推动社区残疾人工作健康持久地发展。现将我区主要做法汇报如下:

一、社区残疾人工作两年的回顾

(一)重视社区残疾人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在积极发展社区建设的同时,把完善基层残疾人工作纳入区委、区府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同步发展的总体规划。每年区政府办公会议听取工作汇报,分管区长经常深入社区了解情况。二年来,投入社区残疾人工作经费106万,硬件建设10万,康复经费13万,助困、助医、助学经费381万。区委、区府各职能部门将社区残疾人工作按照《残疾人事业十五规划》、《关于加强社区残疾人工作的通知》精神,积极配合、各司其职、责任到人,努力探索实践,重点抓住社区残疾人组织建设,从骨干培养选拔到制度建设,从残疾人档案到帮困资料、活动记录的完善,从走访贫困残疾人到服务联系卡的建立等进行一系列的工作规范建设。积极引导各残疾人专门协会,逐步形成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工作机制。明年社区残疾人工作五个主攻重点:一是抓好以社区为单位的残疾人工作,依靠街道残联、居委残疾人协会,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习型协会工作;二是采取以块形式,由协会组织牵头,首先从肢残人试点抓起,广泛联系企、事业集团的残疾人,使更多的残疾人参与社会实践。三是继续发挥社区五小设施的作用,在社区协会的统一安排下,开展好就近就地为残疾人服务,使残疾人得到社区的真诚关心和帮助。四是社区残疾人工作活动的内容:政策性学习辅导、技能性培训、兴趣爱好性学习、娱乐性活动,实实在在为残疾人解决几件实事,建立起相互信任和依赖的关系,将松散的残疾人凝聚成较为统一的整体,开展主题性教育,提高残疾人素质。五是坚持以有力的后勤保障,支持各专门协会广泛联系残疾人,支持社区开展好各类残疾人活动,使绝大多数残疾人真正走出家庭,融入社区。 

(二)完善基层残疾人组织,建立工作制度。根据国家民政部、中国残联等十四个部门共同签发的《关于加强社区残疾人工作的意见》,区、街道成立社区残疾人工作领导小组,制订社区残疾人工作协会测评表,确立在豫园街道露香社区首先试点组建社区残疾人工作协会,协会成立后,制定了相关的章程和管理机制,还先后成立了帮困、康复、读书和志愿者助残服务等小组,建立活动场地、配备了必要的康复器具和娱乐设施,结合社区五小设施(小卫生点、小服务点、小健身点、小图书室和小咨询点)资源,为生活在社区里的广大残疾人提供各种便利服务,使他们不出社区就能解决生活中的难题。在试点的基础上及时抓总结推广,召开现场推广会,由露香社区作经验介绍,以点带面,推进这项工作顺利地在全区开展,到200110月全区143个社区先后成立了社区残疾人工作协会,以社区残疾人工作达标评估标准规范社区建设,以评比社区示范点,以点带面促进社区残疾人工作开展。社区协会班子齐全,即居委主任或民政主任任组长、由热心与爱心的残疾人骨干担任副组长。相继建立了制度,即残疾人工作制度、学习制度、活动制度;确保了场地的落实,即社区服务中心、文化站(点)、公共娱乐场所的利用;残疾人工作经费到位,即每年向各街道、居委下拨工作经费分别为3万元、3000元(今年增加到3500元);残疾人工作目标明确,即工作有计划、活动有落实、帮困结对常抓不懈等。活动形式多样,即读书会、演唱会、讨论、讲座等;在每个居委建立了五本台账,即残疾人家庭档案卡、各种帮困花名册、康复服务手册、各类活动(会议)记录、就业培训安置名册。使今后社区残疾人工作目标明确,工作有方向,上下齐心协力,工作深入细致,讲究工作实在与成效。

(三)开展社区扶残帮困,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目前残疾人帮困工作,在区、街道、居委形成网络,操作程序巳基本形成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对残疾人低保、重残无业、助学、助医、帮困对象均实行动态管理。帮困工作的力度逐年加大,全区二年来节日帮困投入经费148.7万元,受益6920人次,主要对象是低保、重残无业、患大病重病等困难残疾人;为重残无业家庭子女、困难残疾人家庭子女、困难残疾学生2197人次进行春季和秋季助学,投入资金121.035万元;为本区所有残疾人低保家庭子女和重残无业家庭子女935人次进行学习生活补助,投入资金54.115万元,减轻了他们的经济生活负担;去年为特困和比较困难的重残无业、无业低保(无医疗保障)的大病、重病残疾人发放医疗卡918张,其中免费医疗卡486张(每张500元),扶助医疗卡432张(每张40元);今年又为所有重残无业等困难残疾人发放医疗卡795张(每张500元),因重残纳保人员社保医疗未及时衔接,对407名各发放了扶助医疗卡(88元,二个月医疗);为解决70岁以上老养残家庭家务和护理等困难,解除残疾人家庭老人们的体力负担,招聘了“4050”人员,为全区116户老养残家庭进行了志愿者上门帮助料理家务和护理服务,投入经费30万;为410名退出企业残疾职工补缴养老金、医保金共368.38万元。目前全区纳入民政低保931人、重残无业保障1260人,本区贫困残疾人全部得到了应保尽保。各项扶助措施、无偿服务让残疾人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

倡导社区志愿者献爱心,为残疾人提供服务,为残疾人排扰解难。有事找志愿者是志愿者热心为残疾人服务的口号,志愿者黄吉人老师把家里的电话向社区公开,凡需要帮助她有求必应,在她倡导下建立多支智力助残服务队,受助残疾学生共计101名。社区教育实行送教上门、青年团员送医送药、妇联组织技能培训等。开展蓝天下的挚爱系列活动,加大了残疾人工作的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理解、支持和帮助残疾人的良好氛围,倡导助残为荣的社会公德,扶残助残活动纳入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之中。开展了社区几个的活动,即召开一次座谈会,走访一批残疾人家庭,进行一次助残宣传评比,举行一次文艺活动,组织一次旅游观光,开展一次双向服务等,弘扬了人道主义精神。社区志愿者为残疾人提供免费修配钥匙、钟表、家电、自行车等。开展送温暖、结对子一助一多一份关怀、多一份关心等活动,让残疾人感受到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爱之情。

(四)依托社区就业、康复服务机构,解决残疾人就业和康复需求。积极为残疾人提供就业信息咨询,指导残疾人从事社区服务和个体经营,充分利用劳动部门的优惠政策办理非正规就业组织,根据不同的接受能力,采取不同的技能培训,安排适应参加社区公益性劳动的残疾人就业,如轻度弱智人马慧被安排到社区自行车停车场工作,弱智人吴志红、王晨被安排到社区保洁护绿,肢残人姜玉萍被推荐担任了社区帮困救助员。为鼓励、引导有条件的残疾人从事社区服务业、个体、非正规组织就业,近年来个体就业5家、非正规就业37家, 144名残疾人得到安置。为促进就业安置,采取了一系列的扶持措施:初级上岗证免费培训、残疾人个体、非正规组织开业启动资金给予一次性补贴等。

利用社区医疗卫生机构,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为残疾人开展六位一体(基础医疗、康复指导、预防、保健、计划生育、健康教育)服务,发挥区残康办成员单位的作用,密切与三级、二级医院及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内的各康复机构的联系,在康复工作开展、康复任务目标落实、社区康复服务网络的完善等方面形成了共识,以低成本、广覆盖的工作原则,建立残疾人家庭康复训练点,开展脑瘫儿童训练、肢体功能训练、智残儿童康复训练、白内障复明手术、低视力患者免费配戴助视器、聋儿语训、聋儿家长培训等康复服务,向残疾人配送各类用品用具,发挥了社区医疗资源的作用,加强社区康复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康复,使康复服务的覆盖面逐步提高,残疾人得到就近有效的康复服务。我区被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授予残疾人康复工作先进区。

(五)在丰富残疾人物质生活的同时,丰富残疾人的精神生活。充分利用社区文化中心(站、点)设施,活跃残疾人的文体生活。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体现在于精神生活,这是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我们通过社区文化中心(站、点),开展残疾人以文会友、以画会友、以棋会友等活动与交流,使残疾人业余文体活动融入社区公共文化生活之中,通过三个融入(融入社区终身教育,融入社区残健同乐,融入社区科普、法制、文化教育与技能培训),拓宽残疾人的视野,提高残疾人的文化素质,促进残疾人的心灵健康。利用社区活动场所免费向残疾人开放,方便残疾人就近参与文体活动与交流。残疾人的积极参与,增强了他们的体能,充实了他们的生活,也为选拨体育人才创造了条件。我区许多残疾人运动员先后被入选中国残疾人体育代表团参加在韩国举办的第八届远南运动会。区特奥游泳队代表了上海特奥体育代表团参加在西安举行的第三届全国特奥会,取得13枚金牌,14枚银牌,4枚铜牌的可喜成绩。残疾人合唱队参加第五届全国残疾人文艺汇演,祖国不会忘记我曲目获得金奖、全国四进社区文艺展演活动银奖。通过社区活动的开展,丰富和活跃了社区残疾人的精神生活,充分展示了残疾人新的风采。

(六)加强无障碍设施和法律援助建设,服务方便残疾人。创建无障碍社区已经纳入了文明社区和街道(达标)示范的标准。为了让残疾人走出家门,真正参与社区生活,积极创造条件改建社区无障碍设施,根据本区地处老城厢、动拆迁民宅多的特殊情况,通过实地勘察,分别对西凌家宅社区、豫园社区、益元社区、淮海社区、宁波社区的活动室、健身点等与残疾人生活密切相关的场所进行了无障碍设施改造,使生活在社区的残疾人充分感受到方便和关爱,无障碍建设的重视程度普遍提高,无障碍设施的修建列入了公共设施设计施工审批及施工验收范围,主要娱乐场所、商业区、道路进行了无障碍建设,为老年人和残疾人提供了一个便捷的生活环境。

给予残疾人优先、优惠、优质的法律援助服务,法律援助中心助残指导员为残疾人提供法律咨询、代拟法律文书、化解民事纠纷,维护了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司法局进行普法教育、残保法宣传,促进残疾人事业在法制环境下健康成长。社区残疾人法律咨询小组为社区残疾人提供帮助,使残疾人知法、懂法、依法解决矛盾。厦门社区聋人张伟忠因天井搭建浴房和邻居发生纠纷,法律指导员亲自上门用法律条文耐心做好双方的工作,妥善处理好事端,避免了矛盾的激化。残保法在我心中演讲,反映了政府、社会各界对残疾人事业的支持与关怀,特殊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优惠政策为残疾人带来实惠,为残疾人创造良好的法律援助环境。

二、社区残疾人工作的几点体会

1、社区残疾人工作是社区工作的一部分,也是社区工作最难的一部分。它直接面对的是弱势群体,涉及到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倡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要持续、健康、协调的发展黄浦经济,对占据了一定的比例的残疾人队伍进行正确的引导,必须着力推进社区残疾人工作,必须把社区残疾人工作作为重点来抓,从组织上更加完善,从生活上更加关爱,从精神上更加充实,从工作上更加务实,需要不断的探索新路子,以适应社区残疾人工作与黄浦经济同步发展。

2、社区残疾人工作目的不仅是广泛联系与服务残疾人,更重要的是动员和发动社会力量支持残疾人事业,形成统一的思想与认识,给残疾人多一份理解、多一分关怀、多一份照顾,树立扶残助残光荣观念,使残疾人共享现代城市文明成果。

3、实现社区资源共享,使社区残疾人在社区活动中心、综合活动室、康复园(公园)、医疗室、社区图书室都能享受服务,针对各种残疾需求,配置适合残疾人使用的视听、读物、娱乐器具等工具,提供有偿或无偿服务,使残疾人能真正参与社会生活。

4.创建学习型社区残疾人工作协会,提高残疾人素质。创建一个残疾人平等参与、终身教育的体系,营造社区残疾人终身学习的氛围。黄浦区从残疾人自身的特点和现状出发,利用社区现有的条件和设施,创建学习型社区残疾人工作协会,提高社区残疾人的综合素质,努力将学习与残疾人的切身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强残疾人自身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提高自身生活质量的能力。通过运用新知识来充实自己,在活动中得到学习,在学习中得到提高,形成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家庭,学习型先进个人,在物质生活得到改善的同时,使他们文化生活更为丰富,使残疾人的思想觉悟、文化素质有所提高。

5.关心基层残疾人工作,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制定和落实各项措施,动员和依靠社区各方力量,依托两级协会组织,对全区残疾人工作实现全覆盖服务,以奔小康为目标,着重解决残疾人的基本生活问题,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充分发挥社区残疾人工作协会的作用,及时做好救急救难工作,同时开展康复、就业、培训、服务和其他文体等一系列活动,为残疾人创造良好的社会生活环境。

已跳转到底部内容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