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读取jquery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中国残联成立之前的盲人事业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中国残联成立之前的盲人事业

中国盲协副主席 滕伟民

 

1988315,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成立。它高举起人道主义的旗帜,把五类残疾人联合在这个旗帜之下。在中国残联之前,盲人的状况是什么样呢?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

建国初期协会诞生

过去的盲人有没有组织?据一些盲人回顾,民间组织是有的,那是一些算命的组织和一些戏班子,归各地的盲人堂管理。官方的应该从上个世纪40年代开始,叫做:盲民福利会,是旧中国政府办的,会址在上海,接受教会及海外的一些资助。福利会出版过一些宣传品,是盲人手抄的一些盲文读物,使用的是心目可明点字,这种盲文现在台湾的盲人还在使用。1949年全国解放了,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广大农村盲人们也分到了土地和生产工具,基本满足了他们的生产和生活需要。在城市,政府首先从生活困难和无业而有劳动能力的青壮年着手,扶持他们参加贫民生产组织;对于暂时无法就业而生活有困难的,及时给予救济;一些无依无靠的盲童孤儿和老年盲人,分别被安置到儿童教养院和养老院,使他们“幼有所教”、“老有所养。”对旧有的盲校进行改造和整顿。最初出现在国家级文件上的法规是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公布的《关于学制改革的规定》,其中明确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设立聋哑、瞽目等种学校,对生理上有缺陷的儿童、青年和成人施与教育。从而把特殊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中。由于国家采取了以上措施,全国盲人生产、生活有了依靠,并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告别了饥寒交迫和流浪乞讨的生活。

中国盲人协会的前身是中国盲人福利会,它的诞生应首先归功于黄乃。黄乃先生是辛亥革命家黄兴之子,他曾任重庆八路军办事处副主任,延安时期担任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全国解放之后,黄乃担任中央教育部特殊教育处处长。组织上对他非常关心,于1950年送他去苏联疗养,疗养期间他接触到了盲文,同时也接触到全俄罗斯盲人协会,协会领导都是二战期间盲残的将军。全俄罗斯盲人协会为正部级,盲人学校、盲人疗养院、盲人福利企业都归盲协管。回国之后,他立即找到了周恩来总理,谈到他想办一个组织,周恩来一向关心人民,对于盲人的疾苦和问题当然不会拒绝,于是1953727日中国盲人福利会诞生了。大会选举出17名委员并推选谢觉哉同志担任主任,伍云甫、黄乃担任副主任,张文秋为总干事。中国盲人福利会成立之后,首先建立了盲文出版组,筹备盲人月刊的出版,其目的是为了对广大盲人群众进行宣传和教育,同时推广由黄乃先生1952年设计的新盲文,这套盲文经1953年国家教育部批准推广实行。

1957年盲福会还办了一件大事,那就是盲文信件、盲文印刷品的免费寄递。根据万国邮政会议的决定,全世界的盲人印刷品均享受免费寄递。盲福会找到当时的国家邮电部,邮电部马上批准了盲福会的建议,于是,盲文信件免费寄递,盲文书每一千克只收二分钱邮费。由于盲文书比较集中的在卢沟桥邮电所寄出,邮电部批准为该所增加两名编制,专门负责盲文出版物的寄递工作。

1955年盲福会为了解决盲人的就业问题,在北京成立了培训班。培训分为四个专业:师资、按摩和普通(工艺和农艺),学制为两年,先后共290多名盲人毕业。他们被盲人福利会分配到全国各地,开展工作,几十年后这一部分人成了全国盲人事业的中流砥柱,他们大多成为各省市盲协主席、劳动模范和优秀教师。1956年至1958年盲福会组织力量在全国54个市县进行盲人调查,并依此推算出盲人的数字为160万。在调查盲人数字的同时,也了解了他们的普遍要求,盲人群体最希望解决的是学习文化、康复和就业。

当时全国只有盲校13所,盲福会协助教育部门大力发展盲人教育,至1959年全国盲校已发展到32所,盲聋哑合校120所,还为成年盲人开办了许多扫盲班,在河南的洛阳、陕西的宝鸡、山西的太原还办了盲人按摩中专学校,属民政部门领导。盲文书籍的出版此时已初具规模,在盲文出版组的基础上1958年正式建立了盲文印刷所,随之上海盲校也建立了盲文印刷所。从此盲文教材、各类盲文书尤其是《毛泽东选集》大量出版,截止到1959年共出版盲文书刊494201712册。据说光《毛选》就出了1万多册。今年已经80岁的陈水木老先生说:“那个年代不知道什么叫累,开始的时候是用手扎写盲文书,我的同事读一句,我就扎写一句,每天落笔都要上万次。现在的年轻人连想都想不到,那时候的干群关系也特别好,谢觉哉部长来卢沟桥检查工作,听说我会下象棋,于是吃过中午饭后没走,认真和我下了两盘棋,让我特别感动。”

中国盲人福利会注意到,就业是盲人最大的问题。在民政部门的协助下,盲福会办起了实验工厂,他们从编草绳开始,编草帘、生产低压电器的配件、生产橡胶制品。曾经在一个时期,盲人五金厂的瓶盖、啤酒瓶盖占领了70%的北京市场,以质量第一、服务第一著称。1957年盲福会组织了全国福利企业产品展销,盲人编织的毛衣、竹篮设计精巧,艳丽而大方。上海的图钉、天津的自行车车条、北京的橡胶童车车轮被评为一等奖,展览会上观众达七、八万人,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拍摄了《中国盲人生活》的纪录片。

早在1957年盲福会就组织了部分省会的青年运动会,运动以田径为主,每年都有活动,他们甚至参加了国际比赛,个别项目已经接近国际水平。体育活动的开展,使盲人活跃了生活,锤炼了意志,增强了信心。

从中国盲人福利会到中国盲人协会

1960年中国盲人福利会和中国聋人福利会合并了,成立中国盲人聋哑人协会。在19605月经国务院批准,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代表大会根据章程选举了第一届委员会,委员会由73名委员组成。第一届委员会中很多人是革命老前辈,汇集了一批精英。

1960年到1967年, 7年间做了这样一些工作:

(一)组织得到了发展,省级协会从11个发展到22个,建立起395个省辖市县、市辖市区协会或筹委会以及700多个基础组织。

(二)各级协会根据党的中心任务进行形势、方针政策、革命传统和思想品德的教育。通过上述教育,有效地帮助盲人积极走革命化道路,踊跃投入增产节约运动。有些迷失方向、重操算命旧业的盲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重新参加生产劳动。许多地区的基层组织通过多种形式,表扬好人好事,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进一步帮助盲人提高思想觉悟和生产积极性,开展“比学赶帮”活动。因而在各条战线上出现了许多身残志不残的盲人先进人物。

(三)盲人生产、生活得到了进一步安排。山西、陕西的协会还举办了盲人曲艺训练班,培训盲人曲艺工作者或组织盲人艺人深入农村演出。盲人福利生产单位,经过调整与整顿以后,转换了生产门路,改善了经营管理,提高了产品质量。据统计,全国民政部门的社会福利厂有463个,其中有数千名盲人职工。过去的救济对象,成了有生产技能、自食其立的劳动者。

在农村,对有生产能力的盲人,安排适当的劳动。对老弱、生活困难的盲人给予救济。对无依靠、无劳动能力的老人,按照“五保户”予以照顾,或收容到敬老院安度晚年。依靠家庭、集体、国家三方面的力量,使他们生活有了可靠的保障。

(四)全国和各级地方协会协助有关部门或接受委托举办了18个盲人按摩培训班,办起了70个盲人按摩诊所或医院,培养了一批盲人按摩医务人员。1963年、1964年协会还召开了4次按摩经验交流会、学习会,帮助盲人按摩人员提高业务水平。

(五)利用多种形式,提高盲人、聋哑人的文化素质。为适应“扫盲”等文化教育的需要,全国协会和一些地方协会都开办过盲人教育师资训练班或讲习所,部分地解决了师资不足的困难。全国协会出版了盲文版《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盲文课本、课外读物共8万册。进行了汉语拼音盲字方案、盲文政治学习常用词缩写方案、盲文分词连写法和盲文数理化符号的研讨。各地协会积极动员、组织盲人参加业余文化学习。全国协会和各级协会通过报刊、广播、图片和橱窗展览等方式,向社会宣传了盲人的工作成就和先进事迹。

(六)在文娱体育工作上,全国协会协助国家体委1960年举办了国际青年盲人田径通讯比赛的选拔赛。辽宁、福建、武汉、南京、重庆等地不少协会都举办了盲人田径运动会或球类比赛。全国建起几十个盲人俱乐部,这些俱乐部开展了各种有教育意义的文娱体育活动,举办了不同规模的文艺会演,丰富了盲人的业余文化生活。

(七)在盲症防治和康复工作上,许多城市的协会协助有关部门或单位,在盲人中坚持治盲工作,使一部分盲人重见光明。广东、湖北等地的协会还协助卫生部门深入农村、山区开展治盲,成效显著。治盲工作的开展,为盲人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创造了条件。

可惜的是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使得中国盲人聋哑人协会正常秩序被打乱,使我国盲聋哑事业大伤元气。

从中国盲人聋哑人协会到中国残联

历时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终于结束了。19804月,第三届中国盲人聋哑人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198412月,第四届全国盲人聋哑人代表会议在北京召开。从1978年到1988年十年间协会做了这样一些工作:

盲人就业安置工作有了很大进展。全国福利生产单位发展到两万多个,城市安置面达70%,有些大中城市盲人的就业问题基本解决。农村的残疾人随着乡镇福利企业的迅速发展,也有不少人从事工副业生产劳动。

盲人就业渠道进一步拓宽,一些大型厂矿企业纷纷开办附属福利单位,安置职工残疾子女。鞍山钢铁公司于1986年投资655万元,兴办了24个福利厂,安置职工残疾子女1600多人。大批盲人在工商管理等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个体开业、自谋生路。湖北省天门县对残疾个体开业实行“五优先”:贷款、发执照、借货、安排场地、减免税收优先。各地协会组织盲人兴办经济实体,已初见成效。经过努力198710

月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和民政部联合发出《关于盲人聋哑人协会组织盲聋哑残人员举办经济实体有关政策问题的通知》,疏通了渠道,理顺了关系,为搞活协会工作创造了条件。

盲人按摩事业有新的发展。盲人按摩医院(诊所)已发展到548所,盲人从业人员也增加到5千多人。为了推动盲人按摩工作,19855月在洛阳召开了盲人按摩工作会议,交流了医院管理和临床技术经验。同年10月经民政部批准,成立了中华盲人按摩中心,同年11月经科协批准成立中国盲人按摩学会。先后举办了3期盲人按摩医师进修班,为各地培训了大批盲人按摩业务技术骨干。

盲症防治与康复工作有所发展。1984年前后,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了盲症检查。通过检查,大体查明了致盲原因,为防治打下了基础。各地在普查盲症的基础上进行了治疗工作。据辽宁省不完全统计,共查出1.7万盲症患者,其中450多人复明或增视。康复器具的研制和生产,为康复创造了条件。盲人打字机、盲表、导盲器等通过了技术鉴定,开始批量生产。

盲人教育事业迈出新步伐。全国盲聋哑人学校发展到500多所,在校生超过5万人,在普通学校增设特教班以及私人开办盲人学校,成了发展特教事业的新渠道。继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校建成之后,1987年长春大学设立了盲人音乐大专班,并开始筹建特殊教育学院。有的省在中等师范学校开设了特教师资班,有的举办了盲聋哑学校在职教师短期培训班,有效地提高了师资水平。全国协会与有关部门于1985――1987年联合在北京、天津、上海、武汉、沈阳等5市试办了盲人律师函授大专班,培养盲人律师50多名。

盲文研究工作有了新的发展。1986年召开了盲字学术讨论会,通过了“汉语盲字七五方案”,这一方案得到了试点学校的肯定。

文体活动日益活跃。1983年成立了中国伤残人体育协会。先后举办了第一届全国伤残人运动会,并参加了远东及南太平洋地区第三届伤残人运动会、国际伤残人运动会。盲人运动员平亚丽、赵继红在1984年残奥会上获得了零的突破拿到了金牌。

1984年全国协会举办了首届全国盲人音乐录音评比,推动了群众性盲人文娱活动的开展。盲人音乐录音评比之后,盲人艺术家工作者先后在中南海怀仁堂和长城饭店为中央领导和驻华使节举行了专场演出,受到好评。

立法工作有进展。在全国协会的积极建议和有关部门的努力下,盲人福利事业被列入宪法。

社会宣传工作有较大的突破。在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的倡议以及其他有关组织的共同努力下,1987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央电视台相继开办了残疾人生活专题节目。

19879月中国盲人聋哑人协会召开党组会,宣布了一个震惊我们每个人的决定:在中国盲人聋哑人协会和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合并的基础上建立中国残疾人联合会!1988315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建立。从此,中国的盲人事业更进入了一个规范、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