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读取jquery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学习交流
汪煜——学习王阳明《知行合一》心得
2016年06月28日

学习王阳明知行合一心得

 

(2016年3月16日  汪煜)

 

一、心即理的立言宗旨

“心即理”的用意就是所谓的立言宗旨。除了他经常解释的我们心中有无所不能的良知外,还有一个原因。从古至今,太多的人本心和表现出的外在的道理一分为二,比如春秋时期陆续出现的五位霸主表面上宣传他们“尊王攘夷”,实际上他们内心思想自己做老大,“尊王攘夷”只是一个口号,一个手段,而不是一个道理。这就和他们内心的想法分道扬镳了,心就不是理。

阳明先生“提倡心就是理,是希望大家都要心理合一,言行合一,按本心的想法来做事,不要矫饰,凡事在心上下功夫,而不要到心外去寻求,这才是王道的真谛,亦是我立论的宗旨。”王阳明告诫他的弟子们:做人一定要心理合一,在心上好好用功,使“心即理”成为一种生活状态。

二、为何说知行是合一的

王阳明解释“知行合一”的两个绝佳例子:喜欢美色、讨厌恶臭。看到美色是“知”,喜欢上美色是“行”,闻到恶臭是“知”,讨厌恶臭是“行”。正常人永远都是这样的:看到一位美女后,马上就会喜欢上她,在“看到”和“喜欢上她”之间没有任何缝隙,没有停顿。是发自本能,是条件反射。这就好像我们突然被火烧到会迅疾产生某些动作一样。因为在我们心中的良知就是喜欢美和讨厌臭的,这种“势利眼”做派与生俱来,无需证明,也无法更改。

合一的前提是,你的良知必须光明,必须可以发挥作用。如果你的良知被遮蔽了,它不能发挥作用。你成了瞎子,看到美女,也不会喜欢上她,你是个鼻炎患者,你怎么闻到臭味自然不会去厌恶它。

不过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有些人知道很多事,可就是不去做。比如有人知道孝顺是美德,但就是不去做,有人知道应该见义勇为,但也不去做。这些反常的知行不一,又该如何解释呢?王阳明说,这是因为被私欲隔断了。

三、古人为何单独提知行

有弟子问王阳明,我无论如何都搞不明白知行怎么就是合一的。比如,学问思辨就属于“知”,去实践属于“行”,我可以学问思辨而不去实践啊,您怎么就能说,知行是合一的呢?王阳明做了这样的解释:所谓“行”就是认真地去做一件事,学问思辨是不是一件事?所以说,你学问思辨这个探求“知”的过程就是在“行”了。你说“去实践”属于行而不属于知,可你去实践为了什么?不可能什么原因都没有,突然就大跳大叫吧,这个“为了什么”就是“知”。所以,“学问思辨”和“去实践”也是知行合一。知的真切笃实就是行,行的明察精觉就是知。如果你只学问思辨了,没有去实践,那就不是真的“知”,如果你只去实践,而没有学问思辨,那就不是真的“行”。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知”“行”都是赝品,不合一也就正常了。

这位弟子又问:“既然知行是合一的,那为什么古人要单独提知和行呢?这就好像是我去酒铺买酒,我总不至于说,给我来个酒罐,再来点酒。王阳明回答:“把知行单独拿出来说,这实在是古人的用心良苦,全是因为世界上有两种人的缘故。有一种人懵懵懂懂地去做,在做事中就像是流水线上机器人,只是机械地做,不懂得思考。对这种人,就要特意提个知,告诉他,不要做机器人,要在做事中用过脑子,这样,他才能真的行。还有一种人,每天茫茫荡荡地没有目的地思考,任凭想象把自己拖进幻想,从来不想去实践。对这种人,就要特意提个行字,告诉他,就是胡思乱想,也应该有个思路在。这样,他才能真的知。这就是古人何以要单独提知行的原因。

四、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从空间来看,“知行”是两道铁轨,不可分割;从时间来看,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行合一就是一件事的开始和终结,绝不能有始无终,更不能虎头蛇尾。王阳明的解释是:就算你是个吃货,也肯定是有了想要吃的心才知道你要吃东西了。要吃的心属于“意动”,是知,这就是知是行的开始;而你吃的东西是什么味道,肯定是放到嘴里后才知道,这就是行是知的完成。

想要知道衣服是否合身,必须去穿;想要知道水的温度,必须要去感觉。缺了知和行的哪一个,都不成,因为它们是合一的。

五、一念发动便是行了

几百年来,很多唯物主义者都把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强横地意淫成“实践出真知”,这并没有错,可却不是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的本意。

王阳明提“知行合一”的本意是这样的:每个人眼睛都能看到一百米开外的事物,但对于近在咫尺的眼睫毛却看不到。每个人谈到“知行”的问题时,只能看到在现实中发生的事,这样就产生了一种观点:有些好事,我只“知”不去“行’’,固然是错的。但有些坏事,我只“知”不去“行”,那肯定就是对的了。

比如,我每天都想杀人,可我没有去杀人,这是没有关系的。可王阳明  却说,因为知行是合一的,你的意一发动(知),就是行了。这种危言耸听的  说法实在让人无法理解,难道我心里想想还不成?用今天的说法,我看到一美  女,想要做些下作的勾当,可我没有去做,难道这就违法了?王阳明说,每当你想一件丑恶的事时,其实就是你的欲望过了头,成为私欲。私欲就像是云彩,你每想一次丑恶的事时,云就会加重一次。天长地久,白云就会成为乌云,遮蔽了你的良知,由于没有良知的监控,你就真的可能会去实践了。

人类《刑法》上有个名词,叫“犯罪预备”,讲的是,一个人为了犯罪做了种种准备,但因为某种原因(外部原因:风声太紧,或肉部原因:良知发现后加以制止)而停止了犯罪行为。王阳明谈到的问题就是客观版的“犯罪预备”。你在头脑里不停地产生那些私欲,其实就是在为犯罪做准备,即使你永远不会去实践,可在你的心中已经实现无数回了,你已经把你的心变成了一个罪犯。如果我们的心是个罪犯,那我们的这个躯体恐怕也好不到哪里去。

既然知道了一念发动时就是已经“行”了,我们该如何做呢?王阳明的方法就是,只要有一个恶念涌上心头,马上就把它克掉,绝不能让任何一点恶念留在心头。

怎么克掉恶念(私欲),就是要致良知,要致良知,首先知道良知是什么?良知就是判断力。分清善恶是良知作为品德方面的能力,而分清是非是良知作为智慧方面的能力。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这就是智慧。所以他不仅仅是良心,更是品德和智慧起飞的良知,能解决天下一切事。

致良知要听从第一感觉,由于良知知道是非善恶,所以他能在第一时间做出迅疾的判断,而这种判断正如直觉那样,比以语言要素通过逻辑关系构建的反应系统要更加高效准确,把各种复杂的外部关系屏蔽掉。

致良知要听从内心的声音,阳明先生晚年的“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心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告诉了人们致良知的步骤,非善恶是内心的评判而不是外界的评判,当你开始致良知的步骤时,要听良知的,不要理会外界的评判尺度。

致良知要学会光复良知。我们的私心是永远存在的,所以必须时刻留意他,即王阳明提倡的“必有事焉”,就是肯定有事的意思。有什么事?就是狠斗私心。狠斗私心的目的就是光复良知,并千万不能忘记这件事,但也不要拔苗助长地去光复良知,要怀揣一颗平常心,耐心用功,只在良知上用功,时间久了,你就能体会到快乐了。

终于把《知行合一王阳明》这本书看完了,和以往简单地听这本书不同,有了更多的感悟。首先王阳明的心学不仅是理论,更是生存和解决问题的工具,就是格物,通过学习使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更重要的是,致良知使自己对世界、对社会、对他人、对自己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使自己少了一份浮躁,多了一份平和,更加理性的认识社会、对待人生,更好地体会工作和生活的乐趣。

 

附件下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