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读取jquery

无障碍浏览工具

  • 康复工作是残疾人事业的永恒主题
  • 自有人类,就有残疾人,残疾是人类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付出的一种社会代价。绝大多数残疾人具有康复潜力,需要国家和社区提供康复措施,改善和补偿他们的功能,提高他们参与社会的能力,使残疾人可以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 
       一、康复的定义 康复是指采用医学的、工程的、心理的、社会的和教育的等各种手段,使残疾人的功能恢复到尽可能好的水平,以便在身体、精神、社会活动、教育就业等方面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从而最大限度的实现回归社会。康复从内容上可分为:医学康复、教育康复、职业康复和社会康复,从工作途径上可分为机构康复、社区康复和家庭康复。 
      二、本市康复工作的现状 1988年残疾人康复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各有关部门的努力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本市的残疾人康复工作从无到有,受益人群逐步扩大,社会知晓率和残疾人的康复意识日渐增强。 目前,本市已初步建立了以组织管理网、技术指导网和训练服务网为特点的社会化残疾人康复工作体系,形成了覆盖全市的康复服务网络,有20余万名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但是,残疾人康复工作总体水平仍滞后于本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社会保障力度较弱,康复专业人才短缺,残疾预防工作机制尚未健全。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了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发展,无法满足残疾人日益增长的康复需求。 
      三、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将极大促进本市残疾人事业的发展 2002年,国务院办公厅在第三次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会议上转发了卫生部等六部委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意见》,提出到2015年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根据会议精神,上海市残疾人联合会第四次代表大会提出本市到2005年实现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到2012年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宏伟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应从完善残疾人康复政策法规体系,健全残疾人康复社会化工作体系,建立残疾人康复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努力,推进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发展。 
      康复是残疾人基本的需求,因此,做好康复工作对于保障残疾人基本权利,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正致力于建立国际化大都市形象,塑造城市精神的上海来说,做好此项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作为残疾人事业的永恒主题,推进残疾人康复工作,将会促进城市形象的提升,全面推进本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添砖加瓦。